要不是赚不到钱的原因,李木昌等大小股东听到别人要收购自己公司的时候,也不会因此而高兴。
  还不是想着来了个接盘侠,多少也能拿点转让费功成身退,不枉自奋斗这么多年。
  大体转了一圈后,双方的人员来到了办公楼的一处大会议室。
  其实,整个园区也没有什么好看,唯一还能保持生产的,也只有那一条电动观光车的生产线。
  其他电瓶车、平衡车的生产线,因为销量不佳的原因,早就已经陷入了半停工状态。
  “龙总、侯总,经过这些天的沟通,我们公司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后,一致同意将公司出售给贵公司。”
  会议室中,李木昌在众人坐定后,立刻向龙潜以及维度公司一行人,宣布了艾尚新能源的决定。
  “感谢李总的配合,不过贵公司涉及国资,应该需要上级部门点头吧?”侯亮先是表示了感谢,然后看着国资的代表明知故问道。
  虽说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可涉及到国家队,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必须在公众场合得到首肯,按照正常手续完成交接。
  “自从收到贵公司的收购要约后,我就已经报上级部门批准,目前已经得到了明确回复。”
  那位代表给了肯定的回复,并且立刻出示相关文件。
  “好,既然已经达成共识,那我们就继续商量其他问题吧!”侯亮点了点头后,笑着推动会议进入下一个流程。
  “关于价格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专业评估,这是汇总的资料,你们可以看看。”
  艾尚新能源一方,立刻提供自己一方的资产证明。
  拿到资产证明,维度公司众人立刻浏览起来,与自己一方查到的资料对比,都是点了点头。
  对方提供的资产证明,由第三方机构出具,还算是比较中肯。
  艾尚新能源负债达到了约85%,如今剩余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工厂的那些生产线。
  根据资产评估,艾尚新能源总资产6.8亿,负债5.7亿,营业额约2.5亿,利润2280多万但需要偿还债务产生的利息。
  想要收购艾尚新能源,其身上的债务是绕不开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承担对方的债务,维度公司还需要付出1.1亿左右的现金。
  如果剥离了债务,则需要付出高于6.8亿现金,因为这会产生更多的手续费用。
  “我方认为,贵方给出的估值有些高了,毕竟对于我们来说,贵公司的设备太过老旧落后,接手之后肯定是需要出手,购入新的生产设备………”
  涉及到价格问题,双方立刻开始了唇枪舌战,都想要为己方争取更大的利益。
  “我们可以接受贵方一亿rmb的报价,但贵方必须承诺,妥善安置好公司员工。”
  接连几个回合后,艾尚新能源一方做出让步,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连龙潜也有些诧异,对方竟然能为了公司员工,放弃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利益。
  似乎是看出他的惊讶,李木昌与其他几位艾尚新能源的股东相视一眼,苦笑着说出了原因。
  “九几年的时候,国内掀起一阵私有化的浪潮,那时我们这些人都在艾尚的前身国有摩托车厂上班。”
  “趁着那股东风,我们几个老兄弟凑了些钱,以摩托车厂为基础,开创了艾尚公司。”
  “那时的黔省穷啊,大家都想着往沿海跑,我们几兄弟就想着,好好将公司做大做强,多给家乡提供一点工作岗位,让大家都不用这么奔波。”
  “或许是我们能力不行吧,过去了这么多年,公司起起伏伏,只能勉强维持,远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公司里面,有很多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员工,从公司创建之初到现在的也不是没有,我们就想着,最后再为这帮老兄弟做些事吧。”
  听到李木昌的叙述,众人都是沉默了。
  没想到这个即将倒闭的艾尚新能源公司背后,居然隐藏着这样的故事。
  出省打工,一直都是黔省人心中的痛,若不是为了那碎银几两,谁又会选择每年来回几千公里的奔波呢?
  艾尚新能源虽然混得不怎么好,却也算是有些规模,不能做大做强,根本原因还真算不到李木昌等创始人身上。
  相比于沿海地区,黔省的先天条件太差了。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以前的黔省,成样的公路都没有几条,在这里发展实业,不仅各种配件成本远高于沿海,交通运输也是大问题。
  也就是近些年,因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黔省的交通才慢慢好起来。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李木昌等人一直追求的,未尝也不是龙潜所想。
  正因为如此,他才感觉到了动容,很是与对方共情。
  “贵方的条件,我答应了,公司原本的员工,只要愿意配合的,我都不会主动开除。”
  “另外,我诚恳的邀请像李总你们这样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共同完成未完成的事业。”
  毫不犹豫,龙潜就答应了这个并不苛刻的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