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现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之一。
  它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几乎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时至今日,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电池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细数电池发展的前世今生,除了几乎无法民用的核电池,从最初的伏打电池开始,到现在的磷酸铁锂等高能电池,都属于化学电池的范畴。
  甚至于,电池的定义都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但从今天起,这种定义就很片面了。
  龙潜的发现,是基于电子的物理特性,用这种物理特性制作的电池,自然不是传统的化学电池,而是属于物理电池。
  既然连原理都不同,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肯定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之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同时会释放热量的化学电池,通过直接操控电子流动形成电池的物理电池明显安全得多。
  从储能方向来说,化学电池相差了物理电池也不止一个等级。
  基于龙潜的发现,物理电池能够调动电池中的所有电子,化学电池则远远做不到。
  而这并不是物理电池的极限,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是均匀铺开的,并不会因为与一个电子结合,就抵消一部分吸引力。
  所以完全可以在核外紧密放置大量的电子,提高电池的储能,只要不超过电子核的束缚力即可。
  几相叠加下来,物理电池的储能,最安全的状态下可以做到化学电池的成千上万倍。
  要是不管游离电子的问题,忽略安全性,理论上可以无限提升。
  当然,物理电池想要普及,还要考虑成本问题,但这又是物理电池的另一个优势。
  因为不用考虑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容易得失电子的问题,物理电池的用材相对广泛,甚至可以说是涵盖所有物质,毕竟他们都含有电子。
  不过考虑到便携性与重量,肯定要优先选择原子序数排在前列的元素。
  作为原子相对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氢就是最合适的电池原料。
  恰好因为完全解析其微观结构的原因,龙潜对这一物质也非常了解。
  维度大厦七楼的一间小型物理实验室中,龙潜拿出一块市面常见的5000毫安手机电池,开始对其试验。
  这块电池,是他在空间中,照着自己手机电池制造的物理电池。
  看似外观相同,其实内部已经大变模样,不再是常见的锂离子电池。
  考虑到成本、社会接受度以及不能太过超前的原因,他并没有直接制造完全体的物理电池,而是使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铝硅元素制造了眼前的电池。
  即便如此,按照他的发现,眼前这块与锂离子电池一般大小的物理电池,蕴含的电能也将是对方的数十倍之多。
  具体多少,还需要通过实验验证,龙潜这间小型物理实验室,就是为此而存在。
  好歹也是一个老板,龙潜自然不可能亲自动手,于是这些天公司招进来的牛马……员工就派上了用场。
  毕竟只是个测试电池电量的小实验,根本不用什么专业人员,初中生都可以,更不要说这些至少大学文凭的员工了。
  很快,一个串联了物理电池、开关、小型变压器、1000W电动机的小型装置被制作了出来。
  “开始吧!”
  随着龙潜一声令下,开关被一位员工按了下去,同时计时器也被另一位员工打开。
  “哗哗哗………”
  通电之后,小型电动机立刻开始运作,发出有规律的响声。
  时间不断流逝,转眼就过去十多分钟,小型电动机依旧在平稳的运行。
  本来还不明白,老板为什么要做这种幼稚实验的几位员工,脸上表情逐渐精彩,看向那块电池的眼神逐渐火热。
  没有管兴奋的几位员工,龙潜上前摸了摸那块小小的电池,并没有感觉到温度升高,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计时器时间来到53分钟的时候,电动机的速度才缓缓降低,逐渐停止运行。
  “好强,这电池好高的电量!”
  “让我算算,这电量怕是普通锂电池的几十倍吧!”
  一位员工打开手机计算器,立刻计算起来。
  片刻,看到计算的结果,那名员工激动得咽了口唾沫。
  “5000毫安的手机电池,含有大约0.0185千瓦时的电量。这块电池能供应1000瓦功率的电动机运行53分钟,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蕴含的电量比之高了四十七倍还多!”
  “轰!”
  这名员工的话语,仿佛一道炸雷,响在了所有人的耳中。
  实验室中几人看向那块小小电池,都蕴含着不可思议的眼神。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是怎么也不会相信,这块小小的电池,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好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大学生,大家都明白这块电池代表的意义。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电子信息发达,新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