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那边可真热闹啊。”

 月明星稀,大商南方,一条潺潺东流的小河旁,孔丘坐在篝火前,看着北边都城的方向,开口说道。

 “都城?”

 法儒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笑道,“今天是端阳节,热闹一些,也正常。”

 “不仅仅是因为端阳节。”

 孔丘轻声道,“是李家,出现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李家?”

 法儒皱眉,不解地问道,“什么意思,那小家伙不是要去战场了吗,为何这个时候往都城调派人手?”

 “不清楚。”

 孔丘摇了摇头,应道,“那小家伙的心思,老朽也猜不透。”

 “李教习应该是想要在离开的这些日子里,都城的计划不受影响,所以,大量调派人手去都城。”

 一旁,文修儒神色平静地说道,“我和李教习每次见面,他都会抱怨李家的人手不够用了,想必要实现他的计划,的确需要大量的帮手。”

 “有道理。”

 孔丘点头,应道,“他所剩的时间,比老夫多不了几天,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必须要加快进程,只是,人力有穷,他再聪明,都不可能兼顾战场和都城两边,往都城调派人手,是唯一的选择。”

 “一年时间,要怎样才能做完那么多事。”

 法儒感慨道,“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如何在一年内,将所有事情全都安排好。”

 儒首不止一次说,李家小子是救世主,但是,那小家伙自己的寿元都所剩无几,又如何帮世人度过寒冬大劫,唯一的解释就是,李家小子在生前安排好所有事,以自身生命迎接极夜,为世间留下光明的种子。

 “嗯?”

 就在这时,孔丘神色微怔,面露惊讶之色。

 “怎么了?”

 法儒注意到儒首的神色,询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那小家伙的一个长辈,回来了。”

 孔丘回答道,“李子夜的二叔,李君生。”

 “李教习还有一个二叔?”文修儒诧异地问道。

 李家入都城后,李家每个人的底细,甚至连李家下人的身份恨不得都被扒了出来,就没听说过李教习还有一个二叔。

 “有的。”

 孔丘颔首道,“早在十年前就已离开了李家,没想到,这一走便是十年。”

 “十年?”

 法儒难以置信地说道,“李家似乎也就是最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他走了十年,岂不是错过了”

 说到这里,法儒没有再说下去,不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家封侯,世袭罔替,李教习时日无多,李家二子又是义子,李家二爷,理所当然会成为李家所有一切的继承者。”

 文修儒神色冷下,说道,“这如意算盘,打的可真好。”

 “修儒,别乱说。”

 法儒轻斥道,“李君生不可能知晓李家小子寿元无多的消息。”

 “掌尊,这很难吗?”

 文修儒沉声道,“李兄为儒首续命一事,并非什么绝对的秘密,李教习的异常,李家之外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李家之中必定有一些人已经知晓,谁能保证,这些人中没有李家二爷的眼线,非是弟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这个时间,太巧合了。”

 法儒闻言,沉默下来,许久,轻声道,“李家的事,我们并不清楚,还是不要妄自揣测了。”

 “弟子明白。”

 文修儒双手紧攥,心中第一次觉得如此愤怒。

 他与李兄相识四年,亲眼目睹,李兄是如何历尽艰险走到今天,不论自身武道还是李家之事,都可谓步步坎坷,如今,一切好不容易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一位消失了十年的李家二爷,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要接手这些,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法儒看着眼前弟子的神色,心中轻轻一叹。

 原来,他这个弟子也不是什么都不在乎,至少,会因为朋友的事情感到生气和愤怒。

 “李家事,李家人会处理明白,修儒,你不用担心。”

 孔丘神色温和地说道,“你要相信你们那位李教习,他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更何况,李家也并非只有李家小子一人。

 同一时间。

 大商都城西边,距离都城还有相当一段路程的荒野上,一袭长袍,身背细长包裹的李君生迈步走过,一步一快,转眼之间,已至百丈之外。

 消失了十年,在李家封侯之后就立刻出现的李家二爷,回来的第一件事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