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号,夜。

    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可是注定有很多人无法入睡。

    业内人士!

    明星!

    导演!

    影迷!

    吃瓜群众!

    院线方!

    投资人!

    《失去的信号》相关方、主创、演员。

    《初恋这件小事》相关方、主创、演员。

    所有人都在盯着实时票房!

    自跨年档开启的十几个小时里,《失去的信号》与《初恋这件小事》的票房就咬得很紧,彼此之间的票房差距始终在微小的范围内波动,竞争异常激烈。

    此时,已经11:30,只差30分钟,跨年档首日就要收盘。

    目前,《失去的信号》的票房3.13亿。

    《初恋这件小事》的票房3.08亿。

    仅落后五百万!

    其实到此时,《初恋这件小事》已经回本了,上映当天就收回所有成本,并且以一个多亿的成本撬动三个亿的票房,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奇迹。

    但是,所有人都还在盯着!

    所有人都还在翘首以盼!

    想看《初恋这件小事》能不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想看《初恋这件小事》能否超过《失去的信号》,拿到跨年档首日票房冠军!

    ——

    微博上:

    “还有半小时,竞争也太激烈了!”

    “两部电影都好看,谁拿首日票冠都说得过去!”

    “其实某种程度上《初恋这件小事》已经赢了,无论是回报率还是利润,《初恋这件小事》都赢麻了!”

    “我很喜欢《失去的信号》,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失去的信号》虽好,却是一部可以复制的好电影,而《初恋这件小事》不可复制!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孤品,一个神品,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的条件下才会诞生出来的作品,就算让成丞再拍一部,我觉得也不太可能超越这部了,所以我更希望《初恋这件小事》赢!”

    “这下真是神仙打架了!《回家的路》放到别的档期,是有拿票冠潜力的,结果遇到了一老一少两个神人,属于是挑档期没看黄历了属于是。”

    “哈哈哈哈,《三水结婚》也蛮好看的,但是真的好惨,首日票房连2000万都没有,对不起,我笑出了声。”

    ——

    龚光明导演工作室。

    龚光明自嘲的笑了笑:“没想到我成了大反派了啊!”

    ——

    万斯影业。

    姜望紧张的盯着电脑屏幕!

    全国票房数据以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着,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一部影片的票房走势。

    其中两条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陡峭的上升趋势,几乎以一种近乎垂直的角度攀升。

    这两条线分别代表着《初恋这件小事》和《失去的信号》。

    而在它俩的映衬下,其他三条线跟水平的一样。

    此时,代表着《初恋这件小事》和《失去的信号》的两条线顶着十分夸张的数字,一会儿你超过我,一会儿我超过你,当《失去的信号》压过《初恋这件小事》时,姜望会表现的十分着急,对着电脑屏幕讲话:快反超啊!

    当《初恋这件小事》压过《失去的信号》的信号时,他有激动紧张的不行,希望《初恋这件小事》领先这种优势,直到零点以后。

    此时此刻,他哪里像是全国第二大院线的总裁,完全跟个少年人一样不成熟,喜怒都写在脸上。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一天他等太久了!

    其实在10年前,姜望就意识到,只做院线是不够的,只做院线必然会被淘汰!

    这种考量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和竞争的加剧,单纯的院线扩张难以持续带来显著的增长。

    而通过参与电影制作,可以向上游延伸产业链,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掌握内容资源也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并且全洲影业已经开始做了,并且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如果他不跟着做,那么他的市场份额只会一点点被压缩,永远没有超过全洲影业的希望。

    其次,从经营风险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院线运营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