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日,西川行省那边进入的北方人口越来越少,都知道一旦进入就要被强行安排在沧江一线建立防御。

 若是南方人还能理解。

 毕竟守护家园。

 那些外来人呢?他们可没有这么宽阔的心胸,本就是过来逃难的,在南方也没有田地等,还要干活,更没有多少工钱,这和抓劳工有什么区别?

 此举也使得青州府那边的计划受挫。

 许元胜在沧县看着张方平发来的书信。

 “还是被熊家给耽搁了。”

 “青州府才拉来了三万人。”

 许元胜轻叹一声,冷静之后多少也能理解熊家的心态,不建立防御就要面临北方的军队,依熊家之实力若无强大的防御体系,怕是无法对抗北方边军重镇。

 可若是大批撒出去银两。

 西川行省穷啊,熊家虽然富,方方面面牵扯也多,不可能如自己这般大笔的撒银子和粮食。

 估摸后者,熊家更想留作军需。

 “都是穷惹的祸。”

 “看来只能从自己这边入手了。”

 许元胜琢磨着。

 打开地图。

 看着西川行省和湖汉行省的交界处。

 依临近沧江一线为对标。

 离得近的,自然是熊家掌控的三府。

 退而求其次。

 靠东一些。

 无疑淮阳府离得最近。

 青州府最靠近沧县的就是开阳县。

 “淮阳府那边土地利用上,还要弱于青州府,且淮阳府富足。”

 “从淮阳府入手,无疑是最佳。”

 许元胜略微斟酌,在地图上划下一条线,是沿着官道往沧江一线延伸,穿过湖汉行省两府边缘处。

 约乎两百里就能到淮阳府境内。

 “建关口。”

 “发田地。”

 “给予安家费。”

 “免除夏银征税。”

 “给予户籍认可。”

 “必须要快,北方那边不会放任人口大量流失的。”

 许元胜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张方平道出用意,一封是给淮阳府的府衙,令其安排足够的驴车以及安家费和空白的户籍文书,直接派官员专门负责接纳人口。

 这些人口直接放在青州府和淮阳府的两府交界处,当初挪走了淮阳府的两县人口,此刻全部填充回去。

 当日两封信就发了出去。

 许元胜没再关注这些,而是开始走访新建的防御。

 沧江一线二十万民工,挖掘沿江的土壤推挤之高约乎十几米,有专人负责夯实土基,整体地基的坡度都甚是陡峭,想爬都难。

 在其上还会建立更高的城墙。

 在城墙和沧江之间,还密布了一道道的江水灌注的河道,类似于护城河一般。

 每一道都是死亡线。

 可以说论防御,先不说北方兵马能否安然越过沧江。

 就是来了,这般高度差的城墙和一道道宽阔的河道,足以让他们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在附近一座座土窑也开始建立。

 大批的青砖烧制出来。

 另外,也从青州府运来了大量的石料,现场打制成石砖,加固防御城墙的建立。

 为此,青州府也出力不少。

 毕竟大青山就横亘在青州府之中。

 在这一块上,许元胜没有过度的赚取银两,一切都是按照正常价格,并上报给了湖汉行省中枢,得到了认可。

 此事没有经过万树森。

 一切走的是正规流程。

 整个湖汉行省一段的防御建设,可谓是走在了西川行省和江南行省最前面。

 为卫戍中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刻的中都也日夜不停的开工建设。

 许元胜时常听到从汉阳城来的人,说起中都的事,富丽堂皇犹如真正的皇宫,不少府城的官员都开始前往汉阳城上贡。

 希望未来中都建立。

 能够有机会进入汉阳城,成为真正的中都要员,犹如当初的京官。

 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现在大家都有了这个机会。

 许元胜没有理会,依然老实待在沧县。

 “大人,咱们不活动一下吗?”

 “前两日,附近县城的官员也频频去了汉阳城。”

 侯坤低声道。

 “老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