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许元胜和张方平来到了隔壁偏房里。

 进了房内后。

 两人相视一眼,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潜在的不妙来。

 “南北分裂还是来了,万大人明显早就有了安排,或许南北分裂就是万大人以及背后势力暗中推波助澜的。”

 “在京城内当过官的,特别是六部高官的,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另外万大人本身就是南方官员,定都南方,是符合他利益的。”

 张方平沉吟道。

 即是佩服万树森定鼎中都的妙招,也感叹万大人的老辣,刚刚在场这些话自然不便多说。

 “事已至此,我等只能随波逐流了。”

 “京城之事,别说你我,就是郑九舜大人也难以顾及。”

 “地方有地方的优势也有难处。”

 “此次我那老师去了中都,估计就不会回来了。”

 许元胜沉吟道。

 “若是万大人不改初心,为今之计倒也不算是坏事。”

 “最起码中都未来必然是南方朝廷的中枢,我西川行省离湖汉行省很近,特别我们青州府就和湖汉行省毗邻而居,倒是有些类似于现在京军的地位。”

 张方平说道。

 “嗯,为今之计看来我去中都一趟,对青州府不是坏事。”

 “至于我那老师之前布的什么局,和我等无关。”

 “以待未来,才是当今之策。”

 ……

 “兄长我走后,青州府就需要你一力担着了。”

 “切勿保重身体。”

 “宁可慢一些,也要爱惜身子。”

 “我不在,你若倒下,那青州府可就真的失去未来之机会了。”

 许元胜正色道。

 “放心。”

 “从今日开始,我就按时作息,再找个医师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张方平一脸严肃道。

 “另外就是军屯制落实,可实行和前线来回调换之举。”许元胜说道。

 “吾弟是担心下面的人拥兵自重?”张方平脸色一变。

 “那倒不会。”

 “毕竟军屯制刚刚开始,还不至于产生拥兵自重的苗头。”

 “只要爱护民众的政策出自府衙,出自你我之手,兵就不会随着将领而走,而会跟着府衙的决策而行。”

 “来回调换,换的只是中下层的兵士和将领,如此是为了让兵士尽快适应不同的训练场景,有长途作战的能力,也能保证感受前线带来的压力,尽快形成战力。”

 “另外中下等将领也偏少。”

 “在不断调换兵士之中,也能让一些将领不断的成长。”

 “老是熟悉同样的人,容易懈怠。”

 许元胜说道。

 “好,我会妥善处理。”张方平稍稍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另外银子别不舍得花,花出去才能尽快提升战力。”许元胜叮嘱道。

 “吾弟辛苦撺掇来的银子,你不在,我还真不舍得花。”

 “还是吾弟最懂我。”

 “行,我会尽量给你花完。”

 张方平点了点头。

 ……

 稍后又聊了一会后,许元胜就开始命令侯坤去调动军队,随其出行。

 此次调动的兵马,悉数来自青山县。

 到时候会在两省关口碰头。

 等半个时辰之后。

 许元胜就和万树森一起离开了府衙,带着上百随从骑马朝着东走。

 刚出府城不远。

 就看到一座座的瞭望塔不断的闪烁着火光,是火把挥舞,速度很快,眨眼间,就已是看不太清楚了。

 但这个传递还在继续。

 决然会比马匹奔跑还要快。

 过了没多久,侯坤先行赶过来了。

 “大人,已经把命令传达下去。”

 “想来很快,青山县那边就会得到消息。”

 侯坤拱了拱手道。

 “远胜,这传递消息的方式,倒是快速。”

 “竟是从青山县调兵,府城离青山县我记得足有上百里。”

 万树森颇感吃惊道。

 “老师。”

 “我们青州府已经在官道上部署了密集的瞭望塔,平常就是防御和传递消息使用,千米距离,可在数息之间完成信息的传递。”

 “百里距离的消息传递,也只需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