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日,两府之间才暂时安定了下来。

 十五万两银子给了淮阳府,包括两千五百名守备军兵士。

 淮阳府那边,也把留在青州府未走官员和一部分兵士的家属,全部遣送了过来。

 围绕两府边界处的人口争夺,算是最终告一段落。

 “吾弟,我已经责令府城北部诸县开始动工修葺官道,另外钱江县那边也划好了土地,为福广县民众建立房屋。”

 张方平道。

 “兄长,青砖怕是不够吧。”

 “另外这开阳县附近,肯定是要建瞭望塔的。”

 “不如在钱江县那边,开始建土窑制砖吧。”

 “毕竟福广县民众落户钱江县,也需要大批砖瓦建设居处。”

 许元胜沉吟道。

 “此事你来做主吧。”张方平呵呵一笑。

 “好。”许元胜点了点头。

 “这边谈判的事情告一段落,我也要先回府城了。”

 “你是和我一起?”

 张方平道。

 “我暂且留在这边吧。”

 “其实开阳县这边还是潜力比较大的。”

 “未来不输于钱江县那边。”

 许元胜沉吟道。

 “哦?边界县城,能有这么大的潜力?”张方平微微一怔。

 “我说的不止是富裕程度。”

 “而是它的未来。”

 “这里毕竟靠近淮阳府。”

 “兄长你真以为,谈判的约束,就真的能够长久吗?”

 许元胜呵呵一笑。

 “最起码也要过完这个年,看看再说。”张方平苦笑道,明白了许元胜的心思,这在还要打淮阳府的主意啊。

 这淮阳府当初主动招惹青州府,未来肯定会大大的后悔。

 “兄长放心。”

 “青州府也要消化内部,北部十县算是稍稍稳定下来。”

 许元胜点了点头。

 “行,那我就先走了。”张方平点了点头。

 “兄长,这些你拿着。”许元胜起身拿出银票放到张方平手里。

 “你这边正需要银子的时候。”张方平摆了摆手推辞。

 “兄长拿着吧。”

 “这是高平县抄家以及城内商户捐献给府衙的。”

 “还真不少。”

 “哪怕两府交界处的县城,稍微抄家加上一些商户的捐献,也轻而易举就超过了四十万两银子。”

 “有时候想想,城外村民每家每户能有三五两银子就顶天了。”

 “而城内却寥寥千人,就能超过城外数万村民的财富还要多。”

 许元胜自嘲道。

 这还只是青州府最为犄角处的县城。

 “当初兵部司初立。”

 “若是商户和各地衙门,能够如此慷慨的捐助。”

 “也不会那么难了。”

 张方平也颇为惆怅,不过稍后就是摇头一笑,现在倒也还好,兵部司设立的目的并不算无疾而终。

 只不过是在先皇驾崩后。

 稍后张方平接过银子就先走了。

 “侯坤,你护持府主回一趟府城。”

 “告诉留守在府城的大牛和二牛,让他们回一趟青山县,带上一部分人去钱江县,一部分人直接来开阳县。”

 “开挖土窑,烧制青砖。”

 “另外这是写给钱江县县令蔡远礼的信。”

 “到时候他会全力配合的。”

 许元胜说道。

 “是!”侯坤拱手领命,然后大步离开。

 许元胜稍后又命人去城外喊来了粱老村长。

 “老村长,从淮阳府入我开阳县城外的民众具体有多少人数,都统计出来了吗?”许元胜直言道。

 “禀告大人,已经统计出来。”

 “此次紫阳县来人,共计四万七千八百三十二人。”

 “之后又入大山里,又邀来了属于德源县和盛泽县等县城的人数,共三万三千六百二十八人。”

 粱老村长好似早有准备,立即送上了两份册子。

 许元胜仔细看了看,过了半晌,才是放下。

 “好,加上城内福广县的民众七万八千多人,这次共计纳入超过十六万民众,妥妥的达到寻常三县人口的数量了。”许元胜高兴道。

 “有赖于大人给予的条件好。”

 “大家信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