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速速通报皇上。”赵旭神色一变,命令的说着。

 侍卫有些犹豫,委婉说:“大人,您思量下,宫门已下钥,宫规森严,离宫门开,只差一个时辰了,不是天大的事,等等吧!”

 “真的一层层通报进去,按照宫规,就是特大军国之事,请恕卑职无礼,您承担这个责任么?”

 赵旭迟疑了,这规矩也清楚,这事是特大军国之事么?似乎不是,仅仅是一场舞弊案,还是提前抓获。

 可若无旨意,只能再等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其实等闲,可事态怕要闹得不好收场!

 赵旭敏锐的闻到了不对的气息,一时间,迟疑不定,就在这时,听见后面声音:“赵大人,下官觉得,这事紧急,必须立刻使皇上知晓,下官有一法,立刻使皇上得知。”

 赵旭一惊,转身看去,就看见了梁余荫。

 稍微稍前,牛车上也去皇宫的梁余荫,一言不发,看似发呆,其实是千思万转,    他现在后怕得可以,    明眼人都知道,    这事蹊跷。

 不论是谁的陷阱,只要成功,余律跟方惜算完了,    太孙威望也会被打击,这些本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    可自己是副考官,    出了这样的事,    也要跟着完了!

 要知道,考场出这种事,    按照法度,哪怕考官没有自己参与,最轻都是革职,    稍重就是自己去死。

 这样的事,    哪怕朝中有姻亲,    也不敢求情,    每每出了,都是一死一片!

 科举取士,    不仅是国之大事,更是全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大事,出了事,    真是能迅速传遍全国。

 坐在他对面的潭平也不说话,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跑来,有人在外面急报:“报!大人,    孙大人带人去贡院拿下刘世权,当众搜到身上有考题,    刘世权还试图当场将考题吃下去,已被制止!”

 “罗大人看了后,当众怒问,为何他会知道这些内容,应是考题无误!”

 梁余荫听了,心一定,暗暗摇头,    不懂这刘世权到底是怎么想,这种行为就是作弊,被查到就是死路一条!

 是谁使他有了这种行为呢?

 他认识刘世权,虽然不喜对方为人,    但这刘世权并不是一個行事鲁莽冲动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小心了。

 谁能让他甘于冒这样的险?

 齐王?蜀王?

 也许……都不是……

 如果连齐王、蜀王都不是,还能让刘世权甘于冒险,去陷害余律、方惜,来打击太孙,幕后的人还有可能是谁,梁余荫已不敢想下去了。

 可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退路了,想到了太孙传递的暗示,更不由身体一颤。

 “我既入了局,想全身而退断无可能。”

 “皇上心性,也由不得我迟疑。”

 “既然这样,何不一不作,二不休?”

 牛车到了皇宫,下了牛车,恰就看见首辅赵旭一迟疑,    得知宫门不开,梁余荫顿时一凛,快步说着。

 赵旭一呆,    就见梁余荫快步向东墙而去,    一时间还有点懵,等目光落到积满灰尘的大鼓,灵机一动,立刻变色:“梁余荫,你想干……”

 话还没有落,梁余荫已经拿过鞭柄擂了下去,顿时,又沉又闷“咚咚咚”的响声立时响彻四方!

 “混帐!”赵旭勃然变色,是真的怒了。

 《帝王纪》云:“尧立敢谏之鼓。”

 魏世祖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

 就连宫门也有,但其实几乎没有用过。

 这一响,事情就闹大了。

 科举舞弊案有蹊跷,赵旭一闻就闻到了,但是他是首辅,贵在调和阴阳,阴阳其中之一就是矛盾,他的主张一向是“泯惊雷于无声之间”,可一个又一个,都想闹个大新闻。

 “好好,我倒要看看,谁想闹事。”

 “咚咚咚”梁余荫抓着鼓槌,重重敲了下去,脑海中还想着路上的事,虽然不敢再往下想了,但更知道,现在已别无选择,于是,一声又一声,震动着凌晨的京城。

 寝宫

 “有事?”听到床旁有人低声唤着,皇帝终于睁开了眼,阴沉沉问,老了,睡眠不好,今天还是服了药才睡着,却被打搅了,一时间,怒从心起。

 “皇上,出大事了。”在身边服侍的太监,其实早收到了外面的消息,本想等着天亮,不想却出了这事,不得不唤醒皇帝:“您听!”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