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道大会结束。

 但这场精彩的传奇,余韵还在延续。

 长安。

 国子监。

 一波学子正围在一起,神色激动。

 众人中间,穿藏青色衣衫的书生,正在慷慨激昂的宣讲。

 “那辩机和尚坐在步辇之上,由十六位红衣袈裟开道,梵音大作,声势浩大,就在这时,只见房遗爱一袭青衫,直接从天而降……”

 “等一下!”

 一名学子打断他,不可思议的问道:“从天而降?这怎么可能?莫非那房二郎会飞不成?”

 “他确实会飞!”

 一个灰衣书生涨红了脸,激动的大声道:“我与孙兄就在房兄旁边!房二郎从悬崖上直接跳了下去!”

 旁边几名书生也纷纷点头。

 他们当时都在现场,见证了房赢一跃而下,若非亲眼所见,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样的奇人。

 “嘶……”

 众学子倒吸一口冷气。

 “一袭青衫,在万众瞩目直下,从高崖之上款款而落,大袖飘飘,乘风欲展,这……这是谪仙的风采啊!”

 “谁说不是呢!”

 孙长生一脸亢奋,虽然时隔几日,每每想起当时那一幕,他依然感到浑身颤抖。

 “他一边飞天,一边放声吟诵……”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仙之人兮列如麻!”

 话音落下。

 咔嚓——!

 仿佛凭空一记响雷。

 众学子只感到,一股麻酥感,从天灵盖直接涌遍了全身,灵魂都颤了三颤。

 房赢苟了几个月。

 长安城再也没有惊艳之词现世。

 如今,他们又听到了这样的天籁之音,怎能不激动万分?

 “这,这真是房二郎的诗!?”

 有人低声嘶吼。

 “当然是他!”孙长生继续大声说道:“还有……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众学子又是浑身一个激灵。

 还没来得及反应,人群中就挤进来一名老者,一把拉住孙长生,急匆匆的问:“这也是房遗爱作的吗?”

 学子们扭头一看。

 不由大惊失色,纷纷拱手施礼:

 “参见先生。”

 来人,竟然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当代大儒,曾经的儒官辩经天下第一,国子监祭酒——孔颖达!

 此时。

 须发皆白的孔颖达,竟然仪态尽失,不见平时的儒雅,急切的再次问道:

 “这诗,果真是那房遗爱作的?”

 “回先生,确是房赢所作。”孙长生恭敬的道:“当时他在飞天之时吟诵,声音响彻大地,长安权贵亲眼目睹。”

 “老夫果然没看错他!”

 孔颖达神色感慨,长叹一声:“房遗爱,真乃大才也!”

 孙长生迟疑道:“先生,他不止吟了这几句……”

 “什么!?还有!”

 孔颖达眼皮子狂跳。

 孙长生清了清嗓子,沉声道:“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轰——!

 现场再次一片震惊。

 众学子都麻了。

 这一首首诗句,百年不闻,却一股脑从同一个人口中吟诵而出,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啪!

 孔颖达一拍桌子,须发皆张。

 “如此惊才艳艳之辈,竟然在百骑司任职,和那些粗鄙混在一起……房玄龄这老货,简直不当人子!”

 ……

 “阿嚏!”

 房府内。

 房玄龄重重的打了个喷嚏。

 “老爷,昨夜可是受凉了?”

 卢氏放在饭碗,关心的问道。

 “无妨。”房玄龄摆了摆手,“眼下已经立秋,天气越来越凉,你去扯几匹布,给家里缝几件衣服。”

 同在饭桌上的嫂嫂,赶紧说道:“此等小事,怎能劳烦母亲,媳妇儿明日便去操持。”

 顿了一下。

 端庄秀丽的嫂嫂,接着说道:“二郎的尺寸,媳妇儿也知道,届时也给他做出几身出来。”

 “好媳妇儿。”杜氏拉着嫂嫂的手,眼里满是心疼,“这几年,都是你给二郎缝缝补补,辛苦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