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第118章 流离失所,金石丧尽(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生不生孩子那是夫妻的意愿,只不过研究李清照时难免会提到这个问题。

  但从李清照的诗词和研究中,找不到一点点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金石字画便是两人精神共鸣处,算得上是孩子的存在。

  别人是被孩子牵绊住,他们两人是被金石字画扯住,哪怕是有所嫌隙和矛盾,可只要一方稍微扯动这根绳子,另一方便会不自觉的靠拢。

  赵明诚在淄州担任官员期间,一日遇到一份古籍,据说还是白居易手书的佛经。

  赵明诚对这样珍贵的文物自然是欣喜若狂,但他的第一反应是‘上马疾驰归,与细君共赏’。

  赵明诚或许有许多叫人小有牢骚的地方,可和李清照在爱好上的共鸣,是其他人都无法比拟的。】

  确实,单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两人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夫妻,可这世上哪里有毫无瑕疵的夫妻。

  可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金石字画上的那种精神上的共鸣,灵魂伴侣的投契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

  李清照面色复杂,她现在的心情难以言喻,未来的夫妻生活打破了她的幻想,甚至叫她带着一丝抗拒和恐惧,她不想变成天幕提到的言词间满是闺怨的人。

  可赵明诚实在是难懂,他和她生活的那些小事,叫她同样明白,很难再遇到这样一个能和她说话、沟通的人。

  【在时代面前,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无法决定。

  宋朝的情况之前大家也听过,金人进犯,李清照夫妻二人也需要逃亡,还得考虑到一件事,两人毕生收集的金石字画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何在战乱时护住且成功运送,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当时的时代背景便是靖康之耻已经发生,青州虽然还未失守,但大局不容乐观。

  这一次转移的文物达到“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的程度,哪怕层层删减,还是有十五车。

  恰逢这会儿李清照的婆婆去世,两人应当一块去奔丧。

  在这种情况下,李清照还是独自留守在青州,这是夫妻两人商量出来的决定。

  由此可见,李清照夫妻俩对金石字画的爱惜到了何等程度。】

  这次别说是李清照,就是许多同样酷爱收藏的人都忍不住,若是他们,哪一件舍下都无异于剜心头肉,脸上跟着被移出来的字画露出痛惜的神色。

  不是他们的东西也好舍不得啊。

  而且,没想到易安居士和丈夫居然收集了如此多,若是有机会观摩观摩就好啦。

  【天有不测风云,青州没有等来金兵,可却内讧。

  没有来得及转移的文物,基本上都在战火中付之一炬。

  十年心血,豁出去性命照看的文物收藏全部摧毁,足以想象当时李清照一人的悲愤和绝望。】

  不同的人看到战火纷飞有不同的感受。

  老赵家的皇帝再一次勾起不愉快的回忆,李清照这等文人眼里则是不舍和痛惜。

  哪怕是什么都不懂的百姓,瞧着战乱中李清照的遭遇,联想到自身,难免心中凄凄。

  【建炎三年,奔波于战乱中,李清照恐怕永远都忘不了这个日子,赵明诚过世了。

  这一年,赵明诚四十九岁,李清照四十六岁,两人甘苦与共走过的二十八个年头,按下了暂停。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弾与征鸿。”

  这一首悼亡诗,凄绝不忍读。】

  旁人或是只有可惜,只有还年轻的李清照怔愣在原地。

  好似真就陪着走过了一生的人,就此天人隔绝。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赵明诚离世,李清照何去何从是一个问题,两人残存的金石字画如何保存传世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两人对待当初赵明诚带走的十五车金石字画的态度一样,“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可李清照孤身一个女子,实在是没法护住。

  当时她能想到的,便是有宋高宗后宫以及护卫所在的洪州。

  而且赵明诚的妹夫还是兵部侍郎,李清照便委托两人熟悉的部下将文物送到洪洲,以为起码能了却一段心事。

  可大家都明白,咱们当时的宋高宗是何等人物啊,那脚步从未停下啊。

  赵构自己带着人都跑了,更别说那些文物。

  这对李清照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还能撑住都是李清照心性坚韧了。

  赵匡胤听到这里已经无语了,赵构赵构,这个王八羔子的名字能不能别叫他听到了啊?

  林书表示不能够,谁叫江湖哪哪都有这位祖宗的传说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