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柚狠狠怔住了。

 她以前四处游玩,有时看到太令人遗憾的画面会委婉提醒,但她于那些地方是过客,几乎不会与被提醒的人再相遇。

 这样热烈的,盛大的感谢,是她从不曾经历过的。

 愣过后,辛柚忙回礼:“大家过年好。”

 谷玉递过一个小小的油纸包:“这是我娘做的酥饼,她最拿手的,叮嘱我一定带给寇姑娘尝尝,还望寇姑娘别嫌弃。”

 他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过年时吃不起肉,这加了猪油的酥饼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多谢。”辛柚伸手接过,唇边带着笑,“我喜欢吃酥饼。”

 “寇姑娘,这是我媳妇儿做的葱花卷儿……”

 “寇姑娘,这是老汉编的竹灯笼……”

 北楼坊的街坊们争先恐后举着手里的东西。

 这一张张面庞,有眼熟的,更多是眼生的。

 他们侥幸躲过大难,失去了栖身的屋舍,又经历了难熬的重建,种种不幸没有磨灭他们心底的感激,在年后青松书局开门的日子,把他们目前最能拿出手的东西递到寇姑娘面前。

 辛柚突然湿了眼。

 小莲已经忍不住捂住嘴,眼泪流下来。

 “刘舟,你们先替我把街坊们带来的礼物收好。”辛柚知道这是街坊们的心意,没有推辞。

 青松书局开门放鞭炮,出来的不光守着书厅的胡掌柜几人,印书坊的赵管事带着几个大师傅,杨队长带着一些护卫都来了,自然不缺人收礼物。

 交代完刘舟,辛柚低声吩咐小莲几句。

 小莲喊上杨队长,没多久杨队长就抱着一个箩筐出来,里面是一串串用红绳串起的铜钱。

 不多,一串十个铜板,也就是十文钱。

 杨队长抓起铜钱散给街坊们,街坊们连连拒绝:“使不得,使不得,我们是来给寇姑娘拜年的,怎么能再收寇姑娘的钱!”

 杨队长也是个会说的,声音洪亮劝道:“街坊们快收下,这是我们东家给街坊们家中娃娃的压岁钱,驱邪避祟的。”

 一听这话,街坊们就舍不得拒绝了。

 孩子们沾沾寇姑娘的福气,定会平安长大的。

 来拜年的街坊一人得了一串铜板,围着辛柚说了不少吉祥话才散去。

 谷玉落在最后,向辛柚深深一揖:“寇姑娘,先前是我无礼了。”

 辛柚侧身避开:“谷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谷玉直起身,神情有些尴尬:“早该来向寇姑娘道歉的,只是家里房屋重盖,一直腾不出时间……”

 北楼坊受灾,虽有朝廷安置灾民,分发建屋物资,各家也是要出力气的。谷玉家只有母子二人,为了早早住进自己的家,母子二人忙个不休。

 辛柚也发现了,受灾前书生气颇浓的少年看起来粗糙了,也结实了。

 “房子建好了吗?”

 提到新屋,谷玉不禁露出笑容:“建好了,虽然不及原来宽敞,胜在是新的。”

 没有这场大灾,再过上十年北楼坊这些街坊也没钱盖新房。

 “那就好。祝谷公子以后一片坦途。”

 谷玉再次冲辛柚弯腰行礼,这才离去。

 “放鞭炮喽——”刘舟心情飞扬喊了一声。

 虽说东家施恩不图报,可亲眼看到受了恩惠的人知道感恩,还是不一样的,让他觉得那几日的辛苦没白费。

 很快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与街头巷尾的爆竹声连起,碎红撒落一地。

 街上的小童捂着耳朵嬉笑着跑远,沿街商户与行人脸上皆挂着笑容,议论着北楼坊受灾的人来给寇姑娘拜年的事。

 “寇姑娘是个厚道人啊。”

 “是呢,咱们的铺子开在这里,与寇姑娘做邻居,将来要是有个什么难事,说不定还要靠寇姑娘帮衬呢。”

 “咳,青松书局开门了,我去看看买本书。”

 有些人出于对寇姑娘的钦佩,也有人存着混个脸熟将来万一能用上的心思,这些本来没有看书习惯的商户纷纷走进青松书局,竟成了书局开门后的第一批客人。

 这意料之外的生意把胡掌柜惊呆了。

 书局是卖书籍笔墨的,而读书人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依往年的经验要出了元宵才有生意做。

 老掌柜望着辛柚,心中感慨:东家总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意,真是经商的奇才啊。

 眨眼便到了元宵节,京城老少心思都放在了逛灯会上,书局就更不见几个客人了。

 辛柚坐在书厅中与胡掌柜闲聊,戴泽与章旭走了进来。

 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