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第54章 超常规提拔(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封建王朝的各项制度,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不能说以今人的角度,回顾过去的制度,就一律打上封建二字,将其贬得一文不值,

 姚广孝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道,

 “元人统治中原之际,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洪武爷再塑汉人江山,但当时实际的情况却是惨不忍睹,江南都是十室九空,北边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大明的情况既要防范元人的卷土重来,还要快速恢复生产,

 因此,洪武爷便定下了独特的建制。

 独特的大明兵制,全民皆兵皆农,

 将兵制、税制、田制,全都合为一体,百姓农时耕种,战时备战。

 后来,洪武爷经过十几年的修养,又听从陛下您的进谏,大改田制,行一条鞭法,这才算是把兵制从税田农制中扯了出来,

 但大明全民皆兵的形势,却未变化。

 .....”

 姚广孝又是顿了顿,随后叹道,

 “陛下,微臣才力有限,还请陛下允许,内阁再议一次。”

 朱雄英似乎早预料到姚广孝会这么说,点了点头,道,

 “朕准了。”

 姚广孝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感觉,陛下是在有意的训练这几人,决断谋划参与政务的能力,

 恐怕此刻,在陛下心中早已有了如何改革大明兵制的谋划,

 就像陛下还没继位之前,接连出手解决皇室财政、老兵退伍、南北科举等事,

 可陛下继位之后,却不轻易展露自己的想法,反而是让众臣子待做讨论。

 “你去召集那几人吧。”

 “是,陛下。”

 .......

 被老朱任做常府家宰的杨溥,进宫候命,此刻就等在天予殿的偏殿,等待陛下传唤。

 小都督使,偏将军傅仁走进,微笑道,

 “杨兄,陛下传唤。”

 两人年纪相仿,并且也时常走动,所以关系也比较亲近,

 杨溥起身,整理好衣袍,

 “傅大人,带路。”

 傅仁眯缝起狐狸眼,说道,

 “杨兄叫的见外了,以后同朝共事,还要扬兄多照拂。”

 杨溥闻言眼皮一跳,傅仁已经说的再度露骨不过了,此次陛下特意传诏,是要赏杨溥当官了。

 代替圣上传话的人,可以多说两句,也可以少说两句,但基本都是旁敲侧击的说,很少有像傅仁说得这么直接的,

 所以,这显然是傅仁向杨溥示好的信号。

 杨溥友善的朝傅仁笑了笑,并不是说自己要当官了,就开始不近人情了,

 说到底,官场之中,能搞好关系,确实能省下不少事情,

 杨溥能拎得清结党和搞好关系的区别,所以,杨溥很自然的就接受了傅仁的善意,

 两人都是年轻一代,又都是圣孙一手提拔起来的,未来共事的机会还多着呢,

 “杨兄,请!”

 杨溥笑道,“傅兄,同去。”

 杨溥被引到天予殿前,肃穆威严的宫殿,让杨溥瞬间升起了敬畏之情,

 平日里,他并没有机会进宫,见到陛下也多是在常府内,

 “草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吧。”

 朱雄英温和开口。

 “谢陛下!”

 杨溥起身,天威浩荡,压得他连抬头看朱雄英,一眼都不敢,

 虽说平日里见到陛下声音也是这般温和,可在这里,总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飘渺感,

 仿佛是天上大日,无论怎么伸手,都不可能触碰到。

 “你自做常府家宰后,常府万事井井有条,

 修身,齐家,你也该更进一步了。”

 下一步,不需言语,

 治国。

 朱元璋祖孙二人,为杨溥铺开了这么一条成长之路,可谓是用心良苦。

 杨溥也不推脱,在他看来,当不当官,不甚要紧,最重要的是能为陛下出力,

 “谢陛下圣恩!”

 杨溥已然是做好了准备。

 朱雄英笑道,

 “那你便去刑部上任吧,刑部尚书的位置,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杨溥闻言大惊,哪怕是早已做好了当官的准备,可也没做好,上来就做二品大员的准备啊!

 二品大员也不是大白菜,不夸张的说,能做到二品大员,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