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第19章 天子赐姓(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马三保在心中对陛下佩服万分,

 可在朱雄英看来,自己说出的话,若是放在现代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观点,人人都能说出一二,

 可为何马三保却想不到,就如同皇爷爷灯下黑,完全没发现大明皇室供奉会拖垮大明财政之事一样,

 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

 而朱雄英所具有的时代信息差,就是其的一大利器。

 中原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进入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最开始的转折点,便是禁海,

 洪武爷初有禁海的想法,到了清朝,此法更甚,直接就是海边百姓内迁,片板不能入海,

 这就基本等同于,将海上的主权拱手相让,

 中原人都不活跃在近海了,你再说近海归于中原,那也没有合法性了啊,

 就是禁海这一举措,这才扯出了近代那么多海域争抢问题,倭岛就在这事上大做文章,吞并了无数海岛,甚至夸张的说,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说到底就是一个什么事,没有明确中原对大海的主权。

 这也就罢了,再加上内迁禁海,把海权完全拱手相让,简直是就不能有比这个更臭的操作了,

 所以,朱雄英以马三保出海,确立海权,是对未来影响最大最重之事,

 “陛下,末将明白了!”

 朱雄英期待地看向马三保,问道,

 “你明白什么了?”

 “末将明白,要怎么确立大明海权了!”

 “哦?你要怎么做?”

 马三保眼中神采奕奕,射出的光芒大振,激动道,

 “末将要重新做起海上丝绸之路,范围要更大!规模也要更大!”

 朱雄英闻言,欣然点头,

 “这就对了!”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原王朝距离统治海域最近的一步,

 只不过,那时主要就想着经济往来,这条丝绸之路也多由中原商人经营,没有掺杂进去太多政治意图,也没有大汉官府帮其背书,

 无非就是,中原不打仗的话,就走陆上丝绸之路,若是中原打仗陆上丝绸之路走不了,便走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也只剩下了,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替代,这一个作用了。

 而马三保能提出重建海上丝绸之路,就说明他把朱雄英的话完全听进去了,

 确立海上霸权,光靠武力是不够的,还要靠利益!靠人!

 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把各区域扯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最好方法,

 如果马三保真能把海上丝绸之路做起来,甚至说,能横跨几个大陆之间...

 那么,此后的大明,将无可争议的独领风骚数百年之久!

 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撼动大明在海上的权威!

 马三保激动的手脚微颤,这才真正意识到陛下对于自己出海一事有着多大的期许,

 同样,将这事交给自己,陛下对于自己又有着多大的信任!

 马三保有了方向,恨不得直接去出海规划了!

 “三保,朕要赐你一姓。”

 朱雄英看向马三保认真道。

 马三保大惊,连忙拜倒,惊恐道,

 “陛下,末将出身下贱,哪里能承得起陛下所赐国姓?!”

 郑姓为国姓,并不是因为郑姓对于大明有什么特殊含义,

 称为国姓,只是因为,此姓为一国之君所赐,如此才有了意义,

 马三保叩头在地,额上布满了一层细汗,此大赏赐已然是在荣耀层面登峰造极,

 能想到的赐姓,也只有前朝洪武爷,为沐王爷赐本家姓,朱姓。

 而洪武爷有那么多义子,偏偏只有沐王爷有此殊荣,

 而自己有何德何能,当得当今天子赐姓?!

 朱雄英兀自说道,

 “朕赐你郑姓,朕愿因你而万邦协和,再取名和,你便叫郑和吧。”

 “郑...和...”马三保呆在了原地,磕磕巴巴的说着这两个字,奇妙的是,此二字竟给马三保一种宿命感,

 仿佛自己就该是郑和!

 马三保回过神,连忙惊惧道,

 “陛下,末将无功无德,如何能当得起陛下赐姓啊!”

 “朕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

 朱雄英故作严厉说道,而在心中暗道,

 我也不过是先把你的名字,还给你罢了。

 马三保被吓得一惊,只能闭口,但依然是额头顶在地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