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傅仁抖开军报,郎声念道,

 “义夫圣安!儿臣远在云南,已知殿下将要继位之事,

 然儿臣,却对该送何礼始终不甚满意,忽闻安南又叛,儿臣愿以安南献给殿下,以呈圣心!”

 沐春长舒一口气,这才注意到自己的汗水,早已把身上的衣服给打湿了,

 衣服紧贴在后背粘糊得很,

 沐春一进京就被蓝玉套路,现在又更加深切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好!果然如春儿所说!咱这个义子好得很!”

 确认沐春的说法好,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场就来了个川剧变脸,

 刚才都恨不得要将沐英拎到京城好好来一顿大皮带的老朱,现在又夸起了沐英,

 反正老朱一直是真实得很,谁给咱大孙面子,咱就给谁面子,

 谁不给咱大孙面子,咱就得叫你后悔生出来了!

 “行了!退下吧!”朱元璋大手一挥,沐春连忙起身行礼应下,

 临走前,沐春感激的看了朱雄英一眼,朱雄英朝着沐春微微点了点头,

 等到沐春走出后,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孩子倒也不算傻,知道谁在背后帮他呢。”

 “爷爷~”

 朱元璋笑得五官都挤在了一起,看向朱雄英和颜悦色的说道,

 “大孙,爷爷没有怪你的意思。”

 见傅仁还不退,朱元璋面无表情的问道,

 “还有事?”

 傅仁回答道,“陛下,京中孝廉出了些事。”

 朱雄英眉头一皱,

 朱元璋不解道,“孝廉?他们不是待得好好的吗?能有啥事?”

 傅仁回话道,“禀告陛下,京中百姓围在孝廉公馆外,对孝廉的呼声极高。

 户部尚书茹太素便把孝廉拉了出来,任百姓观看。”

 朱元璋摩梭着胡子,细想一下,好像这事也没什么问题,

 百姓想看这些孝廉,那就把孝廉拿出来让百姓看呗,本来这些孝廉的选拔就是为了正民风的,

 “这能生出什么乱子?一个想看,一个愿意被看。”

 傅仁继续道,“本来开始都没什么问题,但等百姓们都知道安庆县孝廉郑平也在其中时,当场就乱了。”

 “这!”朱雄英抬脚就要去京中治乱,朱元璋拦道,“大孙,等会儿。”

 哪怕朱雄英现在心情急切,但他还是很听爷爷的话的,

 爷爷把他叫住,朱雄英便也止住了脚步,

 朱元璋看向傅仁问道,“你们安稳住了吗?”

 “陛下,安稳住了,我们让孝廉回去了,但还有些个百姓在公馆外骂个不停。”

 “嗯,那就这样吧,你退下吧。”

 “是。”

 “爷爷!”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朱元璋按住,说道,

 “大孙,你要注意自己身份,你已经帮这郑平的够多了,现在这势头你还是别再掺和了。

 爷爷知道这郑平委屈,可有些道理,不是一时就能和百姓们讲清楚的,

 眼下正是你登基的重要日子,别和百姓们对着干。

 这个郑平,等安稳些,咱就遣他回乡了。”

 朱雄英眼中现出挣扎,该迈出的一步,迟迟没有迈出去,又退了回来,

 朱元璋满意道,“这就对了。”

 老朱对小小朱一直是倾囊相授,而老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不讲善恶,不讲道理,只讲利益。

 而且这番话,朱元璋除了对朱标说过,就只对朱雄英说过,

 这是实打实的帝王心术,身为凌驾于天下之上的王者,

 善恶道理都是由他说的算,又怎么可能被这些东西所束缚呢,

 而身为帝王,面对各种事情,唯一要看穿的本质只有一件,

 那便是这件事情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

 趋利避害,才是朱雄英现在要学会的,

 郑平委屈,这一点,朱元璋甚至比朱雄英还要了解,

 但老朱也只是在公馆内与孝廉们提了一嘴,甚至都没有刻意的去改变孝廉们的看法,更不用说想要去改变百姓们的看法了,

 在这个时代,最朴素的道德观就是孝,把父母伺候好了就是孝,

 像郑平这么特殊的情况,没有那么多明眼人去分辨解析,民众的舆论一股风就被带跑了,

 而现在又是朱雄英最需要民心的时候,无论在朱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