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第229章 大老板面试(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应天府    奉天殿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正殿中的三人。

 杨士奇,杨荣,杨溥。

 无论是在宫中当差了一段时间的老油条杨士奇,或是少年得志的杨荣、杨溥,此刻置于奉天殿内,其他情绪荡然无存,都只剩下了敬畏。

 中原大地,人才辈出,可洪武爷只有一个。

 天家龙威,

 三杨连抬头看朱元璋一眼都不敢。

 朱元璋虽然面上看不出喜怒,但老朱其实心情大好,

 久居上位,看人的眼光已经练得炉火纯青,只打一照面就知道,眼前的三小只都是匡扶之才!

 老朱深深看了杨士奇一眼,本来听说杨士奇混成丐帮帮主了,老朱都有点想骂他了,

 但,没想到,杨士奇这一趟出去反而是立了大功,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挖出来了两个治世大才!

 杨士奇察觉到陛下的视线,身体不由更加拘谨,他可不敢像夏原吉那样,根本不怕陛下,

 杨士奇是怕得很。

 朱元璋越看越满意,眼前三人是大明最稀缺,也是老朱最想要的人才。

 老朱打天下武运昌隆,可在建立明朝之后,明显治国人才就不够用,像是胡惟庸、杨宪之流是有治国才能,但无可避免都卷入到了党争中,

 开国功勋总想着分蛋糕,打了这么多年仗了,想着自己也该享受了,这精神头一懈,再让他们去沉下心治国是很难的。

 所以,老朱强忍着恶心,去任用前朝汉人官员和士族子弟,来管理大明。

 哪怕现在已经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清理,朝中也基本是让老朱满意了,可问题是,没有擎天顶梁柱啊。

 亲手培养起来的治国型人才,满打满算也就夏原吉一个,姚广孝、方孝孺、解缙等人在治国治世层面还是差了些意思,

 老朱也一直惦记着这事,想着多给大孙儿寻摸几个夏原吉这类的大才,但这类人才不是大白菜,可遇不可求,老朱有心找了这么多年,也没找出第二个夏原吉来。

 本来老朱都有点心灰意冷了,可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转头杨士奇就带来了两个,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三人站在一起,感觉杨士奇都提了一个档次。

 朱元璋思索间,却给三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宫殿内的安静如同实质般再吞噬着三人,杨荣和杨溥额头上早已布满了冷汗,

 “咱听说,你们仨在福建那做得不错啊。

 这老郑上京的折子,丝毫不掩对你们的溢彩,都快把你们给夸上天了。”

 还没等杨士奇开口,最小的杨溥反而开口道,

 “陛下,草民这都是雕虫小技,上不得台面。”

 朱元璋微微皱眉,看向杨溥,

 淡淡说道,

 “什么是大技?什么是小技?管用就好。

 法子多得是,哪还分个三六九等?你若是太在意大小,到最后只会把自己给绕进去。”

 朱元璋声音不大,只是寻常说话的声音,可语气却越说越重,

 老朱啥事都经历过,随便一句话都是满满的人生阅历,

 换作平时,老朱才懒得和别人说这些,但老朱对眼前三人寄予厚望,就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杨溥怔在原地几息,随后迅速回过神来,拜服道,

 “陛下,草民知错了。”

 “呵呵,这里是京城,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要不咱大孙儿身边可没你地方~”

 一提到朱雄英,老朱的脸上总算是带出了笑容,语气得意洋洋,身上的气场大变,更像是可哪显摆宝贝孙子的爷爷。

 杨荣和杨溥心中一震,之前杨大哥与他们说得话就是这意思,在京中一定要表现,一定要出彩,要不转眼间就被淘汰掉了。

 朱元璋一眼就把杨溥给看透了,杨溥那点人生阅历,都不敢老朱的一页,老朱笑了笑,继续道,

 “你在兵部先当个小差吧,咱先看看你表现。”

 杨溥跪倒,行礼,

 “草民多谢陛下!”

 被陛下安排后,杨溥心中大喜,总算是能在京中谋一份差事了,哪怕是从兵部底层干起,但是杨溥有信心,能干出头。

 至于陛下对自己直接委以重任,杨溥是想都不敢想,杨大哥之前就说过,陛下喜欢让官员从底层做起,先有功再论赏。

 老朱治国这么多年,也就破例过一次,那就是破格提拔起来夏原吉,但这事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完全不可能再复制一次了。

 朱元璋将视线挪到杨荣身上,杨荣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