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为了对付那董卓,为了匡扶大汉,可是真的付出了一切!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想要对付董卓之人当然也不仅仅有一个吕布那么简单。

 作为大汉的司徒,而且还是董卓执政时期的司徒。

 这老臣王允在此之前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墙头草,风往哪儿吹他往哪儿倒,对董卓更是百般的奉承,堪称谄媚之至了。

 只不过就在这种谄媚,这种无声无息之中,他慢慢地积攒出来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而且王允也必须要承认,那董卓着实是帮助了他不少的。

 这些年董卓的放肆当真是让很多人都开始离心离德了起来。

 说降吕布归降,有大功的李肃因为吕布和董卓的离心离德,最后却被董卓所责骂,甚至无期限地闲置下来。

 李肃这般脾气的人,如何能够受得了,所以他一怒之下调转枪头,转战凉州诸多将校。

 并且帮助王允拿下了太多太多的凉州兵马,让董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京师长安之中的孤家寡人...

 这一次那名不见经传的李肃再次展现出来了让人震惊的本事。

 董卓麾下的大将,也是被公孙竹称之为董卓麾下第一名将的徐荣被他说动两不相帮。

 这徐荣的态度不仅仅是让王允放心,让董卓失去了一个依仗,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对于吕布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了。

 毕竟吕布自己也很清楚那徐荣的本事,简单来说就是,有徐荣存在的大军和没有徐荣存在的大军,那是完全不同的两支士卒。

 与此同时,胡轸作为董卓的亲信心腹,竟然也在这种时候选择了漠视,而原因竟然是因为当初胡轸被孙坚打败,成为了董卓训斥的那个人。

 这让本就满心委屈的胡轸将心中的委屈变成了愤怒。

 与此同时,加上吕布及其麾下的并州军,王允就有了诛杀董卓的实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就有了平复长安混乱的底气。

 而做完了这些事情的王允,也终于联合越发不受董卓待见的吕布,以李肃等人为内应,准备开始合力斩杀了越来越不像话的董仲颖。

 而想要斩杀那藏在郿坞之中死活不肯出来的董卓也是一个问题,但是王允却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理由。

 一场宴请!

 或者说名义上让董卓接替皇帝位置的宴请...

 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董卓很是愉快地进入了王允的埋伏之中。

 李肃手持长戈率先动手,徐荣和胡轸等人的漠视不理,最后换来了一声“吕布何在。”

 只不过当吕布再次被董卓想起来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纸诏书,将他斩落马下。

 但是同样一直被董卓弃用的李儒却是在最后关头逃了出去。

 之后的王允也不再安静了,直接大肆清理长安的西凉势力,威望正隆的王允看穿了吕布想要收纳西凉溃军的想法。

 所以直接拒绝了他招降的提议,宁可将这些西凉士卒斩尽杀绝,也不肯再次造就一个董卓出来。

 只不过王允在诛杀董卓之后,却也因为这功劳太大,赞誉太多,一时间变得有些过于的刚愎自用了起来。

 而就是这种行为直接让刚刚崛起的吕布再次心中有了几分变化。

 原本那吕布以为自己斩杀了董卓,就能够成为大汉的重臣,他如今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他总是感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

 这朝廷大权再次被大功臣王允执掌,而没有回到那皇帝的手中,这一点吕布并不在意。

 可是他在意的是自己得到了什么。

 那王允则是给了吕布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的待遇和赏赐,甚至还将他进封为温侯给了他爵位!

 从此之后,这吕布成为了这天底下真正的一号人物,他觉得自己终于是自己了,不用再说他是谁谁麾下的部将吕布了。

 可是这种开心的日子没有过多久,他就慢慢的发现,这事情还是有些不对了。

 王允没有听从他任何意见的意思,从最开始好言劝慰地将他劝走,到最后对他的建议更是压根置之不理了。

 而这个时候,吕布不但发现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差了,便是自己的地位也越来越差了。

 没有人看重自己这个温候,他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认可,甚至于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他听到了王允对他的评价。

 “一匹夫尔,妄图对这朝堂指手画脚,端的可笑。”

 这句话,哪怕是没有太大学识的吕布都明白这里面是充满了嘲讽,充满了讽刺。

 最重要的是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这句话不是在王允的府邸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