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记得,是在凤阳城郊。”

 随后,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萧寒,点了点头道。

 语气之中,亦是颇为有些感慨。

 只因,谁能想到?

 朱元璋随手的善举,竟然换回的是一座江山。

 “那陛下,还记不记得。”

 “当年,您与皇后娘娘捡到微臣之时,微臣手中,拿的是什么?”

 萧寒又是抬起眼眸,看向朱元璋问道。

 “咱记得,一块馊了的饼。”

 朱元璋微微思索,才缓缓出声道。

 “陛下尝过。”

 萧寒又是轻声道。

 “嗯,确实。”

 “咱尝过。”

 “那滋味,当真是难以忍受。”

 朱元璋又是轻轻点头,似乎又回忆起那块馊饼的味道。

 “但那对于微臣,却已经是极好的美味。”

 萧寒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自嘲,又似乎是追忆道:“不瞒陛下,为了那块馊饼,臣与野狗干过架,更是与人抢夺,为何?”

 “因为,乱世之中,纵然是馊饼,那也是来之不易的粮食。”

 “有了那块饼,微臣才能活下去。”

 萧寒的脸上,又是升起一抹笑容道:“所以,自那以后起,微臣从不浪费粮食,往往碗中的每一粒米,微臣都要舔干净。”

 “这一点跟咱很像,咱吃过苦,所以,从不会浪费粮食。”

 朱元璋赞同的点了点头。

 “对,因为吃过苦,所以更明白珍惜粮食。”

 “那对待灾民,微臣自然不敢含糊。”

 “可这天下除了灾民,还有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刁民。”

 “家中粮食富裕,却堵在城门口与灾民哄抢米粥,而这已经是屡见不鲜之事。”

 “所以,微臣不得不防,毕竟,微臣府上的粮食也不多,供应不了金陵所有的百姓。”

 萧寒这才缓缓道出原委。

 朱元璋,乃至于众大臣这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缘故。

 怪不得,萧寒有恃无恐。

 刚刚的故事,不正是在告诉所有的大臣,萧寒曾经做过灾民,明白粮食的珍贵,而活在乱世的灾民,就连泥土都吃,更别提麸糠。

 甚至,对于真正的灾民来说,麸糠都是好玩意,总好过树皮泥土。

 “所以,您只要在米粥之中掺杂一些麸糠,草木沙土,便可以杜绝刁民。”

 宋濂恍然大悟的看向萧寒道。

 “您老说的不错。”

 “刁民并非灾民,他们无错,总不可能全部抓起来。”

 “况且,一些粮食,既然是施舍,那便是来者不拒,不管是从哪方面出发,皆是对朝廷不利。”

 “那就得想想办法,让这群刁民知难而退,而非暴力镇压,那掺杂了麸糠的米粥,对于那些刁民来说,根本无法下咽。”

 萧寒笑着点了点头道。

 “因为,他们家中有粮食,所以,对于掺杂麸糠与草木沙土的米粥,根本不屑一顾。”

 “但这对于灾民,那可是人间美味。”

 李善长也是眼中闪过一抹赞叹,随即,看向萧寒点头道。

 “嗯,都是为了灾民。”

 萧寒微微点头,脸上依旧洒脱的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如此,灾民必然心念太子殿下的恩德,又怎么可能反过来辱骂朝廷,所以,臣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还请陛下明鉴。”

 “萧侯无错。”

 朱元璋看向萧寒竖起大拇指,心中对于萧寒,更加的满意。

 从不贪功,更是一直都在为朱标铺路,这样的好臣子,这样的忠臣,绝对是大明之福!

 朱标的眼中升起一抹感动,不愧是自己的好兄弟,哪怕遭受奉天殿上的群臣抨击,萧寒都是一心为公,一心为了他,那朱标岂能不感动?

 “肃宁侯,高义!”

 群臣的眼中,亦是闪过一抹羞愧,随即,便是看向萧寒,齐齐高声道。

 这还说什么?

 粮食,萧寒出的,名声,朱标赚了,这怎么看萧寒都是一心为公,而谁要是再敢胡言乱语,那老朱就得动手,维护一下自家忠臣了。

 况且,萧寒说完,谁能觉得萧寒有错?

 谁家的粮食不珍贵?

 救济灾民的粮食,那是萧寒自己的粮食,可并非是公粮,但萧寒依旧拿了出来,而拿出来是为了赈济灾民,可不是为了家中有粮的百姓。

 所以,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