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同,同心而论,人人平等,安居广夏,无忧贵贱之分。”

 “大明不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要与百姓共天下。”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对内,刚柔并济,兼济天下。”

 “对外,强势霸道,呵斥不臣。”

 坤宁宫之中,朱元璋看向朱标呈上来的奏章,眼中满是震撼。

 “这才是我们家小风雪的性格。”

 马皇后的脸上,升起一抹笑容道:“这孩子,总算是扳正了心态。”

 “也许吧。”

 朱元璋并未反驳,随即,又是看向朱标,点头道:“老大,你去拟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并且,将其记录在皇明祖训,警示与告诫后世之君。”

 “遵旨。”

 “还有便是,今夜金陵下雪了,天气是愈发寒冷,所以,儿臣想为朝中大臣,请一道圣旨,延后一个时辰上朝,以彰显父皇之恩德。”

 朱标点头,又是微微躬身道。

 其实,这道旨意,一来是为朝臣请动旨意,二来便是想让朱元璋多多休息一下,以免累垮了身体。

 “既然是咱家老大说的,那咱准了。”

 朱元璋当即笑呵呵的点头道。

 “那儿臣替朝中大臣,谢过父皇恩典。”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便又是看向朱元璋与马皇后,躬身一礼道:“天色已深,儿臣就不打扰爹娘休息了,儿子告退。”

 “回去吧,路上慢点。”

 马皇后叮嘱了两句,朱标才离开了坤宁宫,回了自己的太子东宫。

 “风雪这孩子,真是让咱愈发的惊叹了。”

 朱标离开以后,朱元璋才又转头看向马皇后,轻声笑道:“你说咱要不赏赐点什么?”

 “今天不刚刚赏过?”

 “不用了。”

 马皇后摆了摆手,笑道:“这孩子没找你,反而找老大,不就是没想过赏赐,况且,你还能赏他点什么?”

 此话一出,朱元璋顿时如鲠在喉,随即,眼中露出一抹无奈。

 官职,洪武大典的主编,礼部左侍郎,的确不过三品官员,权力甚至还不如四品官员的大,但那是萧寒不想,要不然,开国功勋,一代无双谋臣,怎么可能去礼部任职,还不是萧寒要求去礼部,要不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萧寒怎么都去了中书省。

 所以,官职肯定赏赐不了,那剩下就是勋爵了,可萧寒是肃宁侯,已然贵为侯爵,再赏赐,那就是公爵了,怎么赏,怎么赐?

 这点功劳,赏赐公爵,朝廷不得炸锅?

 况且,当初拟定的公爵名单之中,就属于萧寒的争议最大。

 毕竟,萧寒的功勋,完全配得上公爵,老朱也有点心动,但奈何萧寒的年纪,不到二十岁,怎么封?

 所以,为此,朱元璋与马皇后想了一晚上,最后决定封侯爵,毕竟,有个冠军侯霍去病,再以萧寒的功劳,封个侯爵,绰绰有余。

 那现在朱元璋有点苦逼了,萧寒已经封无可封。

 就现在这屁大点的功劳,封公爵?

 那朝臣才觉得扯淡。

 “害。”

 “你就别多想了,风雪没有告诉你,不就是在告诉你,他是老大的人。”

 马皇后又是白了一眼朱元璋,才是摇了摇头道:“况且,当初不封风雪为国公,不正是因为你想将风雪留给老大,所以,就让他们去折腾吧,你管那么多干嘛?”

 “嗯。”

 “不管了,让他们去折腾吧。”

 朱元璋赞同的点了点头。

 反正,不管是明里暗里,朝廷上下都知道,肃宁侯萧寒乃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党。

 再加上,朱元璋对自家朱标的自信,就算是他朱元璋驾崩,朱标一样可以驾驭萧寒,那便足以。

 但马皇后却是走向坤宁宫的门口,看向院子中已经积落的层层白雪,还有迎面而来的阵阵寒风,眼中又是闪过一抹不忍与痛心。

 今年的寒冬,比往年来的都要早一点,所以,又得有多少百姓要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日,而这场大雪,又得夺走多少百姓的生命,想想又怎能不痛心,可面对天灾人祸,人力又能如何,只求这个寒冬,尽快消弭,可以让百姓得以活命。

 回到府中的萧寒,身穿厚厚的裘袍,坐在正堂之中,看向窗外的飞雪,叹了口气。

 “童大哥,明日去城门口,搭个台子,救济灾民,米粥管饱。”

 随即,萧寒转头看向童章舜,轻声说道。

 “遵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