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还是正常的倒影,后来是年轻的或者年迈的人影,再后来是不定型的影子,紧接着是动物的影子与非动物的影子,最后,他想得到与想不到的影子都一一倒映在晶面之上,仿佛在这晶体的回廊中有千千万万个在行走的旅人。

 真实存在的旅人与之相比,反倒更像是镜外世界孤单的只影。

 李明都走到一个正方形的晶格后,还在回望身后的晶格。果不其然,漩涡般的碎花图案又往前挪移了数步。

 怎么看,他都觉得这就是历书封皮表面上的纹理。

 他复往前走数十米,从正方体晶格入正十二面体晶格。顿时,人影在晶体中无限的穿越、连绵反复,直似镜子迷宫,晶面如镜面,无穷倒影随着他的运动一起向前,或由于光线折射使得方向有异,而在远处向后、向下、向上、向左或是向右,好似一阵来来回回的波浪。

 李明都闭眼,不再察看这惑乱疯狂的外界。

 等进入十二面体晶格中央后,他默数数秒,等到差不多所有影子应该停下来后,他才睁眼,站在原地回头稍等。大约四五分钟过去,历书的碎花倒影进入他之前所在的正方形晶格。接着,止步于正方形晶格的中央,不再前进。

 “果不其然,它存在一种滞后性,和一种定格移动的性质……”

 不知何时,他的背后已汗水涔涔。不定型质轻轻吸走了他背后的汗水,收走了其中的盐分。

 从一般的知识学角度考量,倒影的运动取决于光,光速尽管有限,但已快到不可思议。

 因此,李明都在晶面上的倒影几乎是不滞后的,只有很遥远的倒影,不知遥远到什么地步的倒影才会滞后。

 但这种滞后,与其说是反射的滞后……他想,也许更可能是他的视觉的不足、注意能力的不足乃至大脑的处理能力的有限,导致的某种错觉。

 但碎花倒影绝非如此,它的滞后性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则在于它的移动方式。正常的倒影是在李明都运动后,连续不断移动的,但碎花倒影不是,它的移动是一格格地、一份份地、间断性地与近乎是种跳跃地。等到李明都走到下一个晶格后,它才会追上来,填满他刚刚走过的晶格。

 李明都又想起了他一开始的注水的比喻。

 “就好像,水注满了一个瓶子,但还没法注入到与之相连的另一个瓶子里,就好像……好像我是个瓶塞一样……”

 周围影布重重,面对晶面,他又回想起自己原本安慰自己的话,按照那段话发展,自然会得出一个疑问——

 对于历书而言,把他送到各个时代有什么意义呢?

 又或者毫无意义,只是出于它的天赋本性……就像某种自然而然的传送装置,暂且还有某种无法被人类所理解的工作原理吗?

 他靠在晶面上,忍不住浮想翩翩。

 尽管没有什么根据,但将一个物体想象为“人格化的”或者“具有某种目的的”这一思路极大吸引了他。

 直到双身都传来不适的感觉,他才惊觉自己已在原地静站了半天,四肢不适。他闭上眼睛,稍微活动手脚,又想到:

 “现在,我得暂时把这些有的没的的思绪全部抛开。首先,假设这种花纹是历书封面上的花纹。”

 他甩了甩手,重新望向了晶面中倒映的纹理。

 “再假设我现在所处的晶体迷宫,是地球一个冰河世纪中所藏有的某个特别的巨大的东西,不论来处。”

 “而我的目的是走出这个迷宫……不,也不是,是回到我的时代……我该怎么做?”

 他又回首看向原本晶格中的诸多倒影,那么倒影好像都被花纹覆盖了,而不见了。

 李明都握紧武器。

 武器给了他一点虚无缥缈的信心。

 接着,他开始往回走。

 直走到原本所在的正方体晶格中。数分钟后,他看到碎花般的倒影向前走进了正十二面体晶格。

 他也不管,只再往回走,走到紧挨着正方体晶格的长方体晶格里。再五分钟过后,他原以自己会看到碎花倒影的退却,他也设想了小概率出现的重叠。

 但这两种情况均没有发生。

 碎花倒影也没有一层不变。

 它发生了一点变化。

 这种变化是——

 旋转。

 发生在他面前的是,正十二面体晶格和正方体晶格中的碎花倒影尽数……弯曲了一个角度。

 就像是……就像是……

 李明都又想起了历书的封皮。

 历书具有无数的封皮。而其中,靠外的封皮与靠内的封皮上面的碎花都会有微末的旋转。

 这种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