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上午九点。

 手术室内。

 此刻,长了【第三只眼】,诊断为罕见的脑膜脑膨出的小男孩,已经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医生纪滔正在准备麻醉。

 器械护士戚泠正准备着手术器械,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宋思贤是这一次的主刀,配合他手术的,是神经外科的一个住院医生小王,还有就是赵胜了。

 赵胜属于是特邀了,一般情况下,急诊科的医生,是很难参与到这种神经外科的高难度手术的,不过赵胜却是一个例外。

 更何况,这个患者,是赵胜直接找到宋思贤,严格说起来,是属于加塞的,之前宋思贤和赵胜说配合他的手术,不是说说而已的。

 当然了,这种事情,之前也是发生过的。

 外科医生,除了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外,一双稳定而灵巧手,那也是必须要有的,赵胜在这方面的天赋其实非常的突出,不过他更加喜欢急诊的感觉就是了。

 赵胜有一双巧手,这是宋思贤在大学时候就知道的事情。

 “老赵,你备课怎么样了?”

 宋思贤已经穿好了手术衣,看了看赵胜,对他问道。

 附属一院是教学医院,宋思贤作为主治医生,当然也是任教的,他教的是《神经解剖学》,属于是《系统解剖学》的升级和细化,这门课很难,要记忆的东西又多又杂,挂科率一直居高不下,和赵胜教的《诊断学》差不多。

 说到这里,就很有必要讲一讲学医公认的难度最高的5门课程,除了赵胜教的《诊断学》、宋思贤教的《神经解剖学》以外,还有免疫学、分子生物和化学、外科学这三门。

 这五门课,难度都是超高。

 免疫学,一大堆cd分子能把你听吐好不好!不仅有cd,还有各种编号的tnf,ifn,mhc,il,ig,免疫细胞,补体。简直能把你搅成一锅粥。

 还有生物化学,其虐人之处就在于长长的有机化学反应式、各种佶屈聱牙的产物名称、各种相似的名字而且还要算产生消耗了几个atp!是葡萄糖6磷酸还是6磷酸葡萄糖?是hmgcoa还原酶还是合成酶?

 最后还有外科学,800多页的厚度,全部都要靠记忆,想想就令人头皮发麻。

 赵胜还记得,他读临床本科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要考的科目是内外妇儿,有一次上自习,前排的胖子,已经复习多天,效果仍然不好,看着看着,跑出了教室,然后蹲着吐了起来,吐完以后,就是哭,眼泪鼻涕加上呕吐物,那场面,简直了!

 所以,在学生眼里,赵胜和宋思贤,都是大学生涯翻不过去的大山。

 这会麻醉才刚刚开始,等到麻醉生效开始手术,还有一段时间,这会可以说就是手术室的聊天时间了。

 “诊断学不就那样,内容又多又杂的。”

 赵胜随口说道。

 “你俩手里挂科的学生,怕不是整个医科大最多的了。”

 这时,已经做好了麻醉,等着麻醉起效的麻醉医生纪滔开了个玩笑说道。

 “我已经尽量把题出的简单了。。”

 赵胜有些无奈的说道。

 “你一张诊断学的卷子,两个大题,加起来二十分,都是心电图诊断,学生不挂科才有鬼了。”

 纪滔也是吐槽说道。

 心电图这东西,没有两三年的临床实践和钻研,根本就不可能精通,就说最初级的入门,那也是要下很多功夫的,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抽象了。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征象最直观的方式,临床医生不会看心电图,那还是别当医生了。”

 “再说了,我出的题,也只是最基本的,谁知道现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

 赵胜很直接的说道。

 这就是各人的水平和天赋不一样了,在赵胜看来,他出的题,已经是很基础了,不掌握这些基础,以后上临床当医生,那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作为老师,恐怕都说过和赵胜一样的话。

 【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

 “也不能这么说,一届学生有一届的困难,现在想要在医生这个行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就是研究生。”

 “像是我们当年大四的时候,都是忙着想要去实习,恨不得全部时间都泡在医院,现在的大四医学生,都巴不得能逃掉实习,直接备战考研,实习的再好,也不如考上好的研究生了。”

 宋思贤颇有感触的说道。

 时代变了,大学生的想法也会改变,在医疗行业,没有个研究生学历,就只能去社区医院,可以说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前途。

 “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