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十分。

 抢救室内。

 此刻,年轻女子张璇已经脱离了危险,解了毒,苏醒了过来。

 “医生,谢谢你。”

 张璇看着站在病床边,一直在守着她的赵胜,真心实意的说道。

 “以后不要用这么危险的偏方了,你知道这个偏方里面,含有机磷农药么?”

 赵胜微微摇头,对张璇说道。

 偏方这个事情,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执念。

 偏方治大病,也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有一件事情,赵胜还清晰的记得,那是在他刚刚博士毕业,进入急诊科的时候。

 当时,赵胜和老师俞中博,接诊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这小女孩一来,就出现恶心、呕吐,还有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大汗淋漓和四肢冰凉,紧接着就昏迷不醒,检查以后,是肝功能衰竭和心肌损害。

 这一次,奇迹并没有发生,四天以后,小女孩就走了。

 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这个7岁的小女孩得了鼻炎,她妈妈听村里的老人说苍耳子煮水对治疗鼻炎有效果,就收集苍耳子给孩子喝,结果,出现了中毒,前后连一个星期都没有挺过去就走了。

 后来,赵胜询问了一个学中医的同学,同学说苍耳子确实是可以治疗鼻炎,但是要经过炮制以后才能使用,不能直接就拿来泡水,因为苍耳子里面含有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是有毒的,必须经过炮制以后,消除这种有毒的生物碱。

 而且,学中医的同学还说苍耳全株有毒,以子为最毒,嫩叶毒于老叶,因此是不能直接入药的。

 还有一次,一个5个月大的小女孩拉肚子,村里的老人给父母推荐了一个偏方,用水煮无花果叶泡脚,结果导致小女孩双脚红肿,起大水泡,并发了严重的感染,虽然及时就医,治好了,但却造成了双脚和小腿永久性的疤痕。

 除此以外,用了各种三无药膏,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是截肢的,那就不胜枚举了。

 “家里人寄给我的,说是很有效果的。。”

 年轻女子张璇虚弱的说道,她也没有想到,一种擦皮肤的药剂,却差一点要了她的命。

 “以后注意,就算是用药,也要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药品。”

 赵胜嘱咐说道。

 这女子患有银屑病,因为还在早期,所以现在在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银屑病会慢慢的发展,最终表现出来,到那个时候,恐怕她连现在房产销售的工作也无法再做了。

 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她这么拼命工作的原因吧。

 “谢谢医生,我知道了。”

 女孩点点头。

 “这银屑病,能根治么?”

 顿了顿,女孩又充满希冀的对赵胜问道。

 “以目前的医疗科技水平来说,银屑病还无法彻底的根治,但只生活规律,找到诱发因素,还是能控制的很好的,毕竟银屑病,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内分泌失调,发病和生活状态是很有着很大关系的。”

 面对女孩充满希冀的眼神,赵胜沉默了一下,才组织语言耐心的解释说道。

 “我知道了,谢谢医生。”

 听到赵胜的解释,女孩眼神黯淡下来,她知道,这种病,也许就要跟着她一辈子了。

 而且在老家,她见过得了银屑病的人,人到中年甚至是老年,浑身皮癣的样子。

 为什么?

 老天给她一副美丽的面容,还要给她银屑病?

 有时候,女孩忍不住会在心里呐喊。

 看到年轻女子这样子,赵胜不禁微微摇头。

 现在很多人觉得,现代医学很发达。

 其实医学发达,只是一种错觉,只是搭上了科技发展的顺风车,手段丰富了而已。

 所以,对医学期望值不要太高。

 医学从理念到模式到实践,都存在很多缺陷,包括配套的人才培养、保险、评价体系和论文系统。

 很多疾病其实是自愈性的(治疗只是缓解痛苦,安慰心理);很多疾病是天生的(或者说基因决定论);很多疾病其实是生活方式的积累(像汽车不好好保养,开了十万公里出问题,指望能够修好,无解)。

 其中基因编辑刚开了个小口,现在看大概率还会被封上;对衰老我们其实是无能为力的;对超级细菌、耐药结核和飞速进化的病毒,目前看也是没有突破方向,对生活方式的科普和改变更难。

 从留观病房出来,回了办公室,赵胜一看时间,已经是五点四十六了。

 呃。。

 说好今天白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