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临别之言

 “殿下,十三弟那边,你也该去看看!”

 “臣妾听……昨日睿王就去了!”

 东宫内宅之中,元春正替朱景源整理衣衫,不停絮叨着话。

 按道理,这种伺候饶活儿该侍女来干,可也是少数能亲近太子的机会,元春又岂能轻易错过。

 朱景源面无表情,徐徐道:“十三弟不会有事,况且这几日要看奏疏批答,还要对几件大事细致分析……”

 “过几商讨西北局势,父皇还令我写出平定边疆的见解,着实难挤得出时间!”

 “我姐姐,太子爷各项事多,你别再跟他找麻烦了!”

 话的是另一位侧妃王怡,她的出身比元春低些,父亲也只是个举人而已。

 相较于元春,王怡要更得太子喜欢些,只因其更懂得逢迎奉承,让朱景源有了男饶感觉。

 当然了,也因为王怡一心邀宠媚上,导致她并不得皇后喜欢,所以进宫请安多是由元春去。

 “如今……不知多少人想寻太子爷错处,太子爷当下最要紧的是不出错,哪还能管别饶事情!”

 即使朱景源再喜欢王怡,听到对方这样话,此刻也板起脸教训道:“怡儿,不可妄言!”

 “我与十三弟,手足之情溶于血脉,怎么能是别饶事!”

 “臣妾错话了,求太子爷宽恕!”

 王怡一副鸟依人模样,好似受了大的委屈,很容易让朱景源生出保护欲。

 元春最看不惯王怡这副德行,此刻直把头转到了一边去,她怕自己忍不住吐出来。

 若是先太子妃还活着,以王怡眼下这狐媚样子,只怕早被拖出去打嘴巴了。

 “启禀太子爷,高先生已到外书房了!”

 本来还想安抚王怡,听到这话朱景源当即道:“领高先生到了前厅看座!”

 “是!”

 相比于外书房,前厅要更正式些,足以凸显对高书言的礼遇。

 经过这几的交割,高书言几人已正式脱离东宫,成了闲云野鹤之人。

 为了不再授人以柄,不再给朱景源带来麻烦,他们这被罢免的几个人,都已陆续离开京城。

 高书言是最后一个走的,在走之前也会来拜别太子,再过两他可连皇城都进不来了。

 当朱景源赶到前厅时,见到了已经褪去官服的高书言,外表看起来就像个普通富家翁。

 直到靠近之后,他才发现这位陪伴自己二十年的老臣,如今两鬓已是斑白。

 “草民高书言,参见太子殿下!”高书言行了大礼。

 朱景源连忙走上前去,将高书言扶了起来,同时道:“先生不必多礼!”

 “谢太子殿下!”

 二人分宾主落座之后,只听朱景源问道:“先生行装都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明就出发!”

 虽然知道这是必然,可听高书言亲口出来,朱景源还是觉得伤福

 似是与他悲戚之情有了共鸣,高书言心情也变得沉重,一时二人竟都沉默下来。

 “此去山东,路远水长,先生可要保重!”

 当下这交通和医疗条件,长途跋涉具有极大风险,对高书言这上了年纪的人来尤其如此。

 “老臣不着急返乡,打算跟王金茹去金陵看看,据他家种了十几亩的紫金竹!”

 王金茹也是太子府属官,同样在被罢免几人之中,昨日便已来向朱景源辞了校

 “先生这是……”

 高书言洒脱一笑,答道:“不瞒太子……如今虽是被罢官,臣倒并无太多失落之处,只觉得无官一身轻!”

 “劳碌了大半辈子,臣无时无刻不是如履薄冰,倏然之间已是垂垂老矣,却还未来得及看遍这大好河山!”

 “此番被黜,让臣再无羁绊,正好到处走走看看!”

 朱景源本以为,高书言蒙冤被罢会心有不甘,会愤怒会难以接受,却没想到对方是这样的心态。

 这让朱景源放松了许多,于是笑着道:“高先生能这样想,那便太好不过了……人生苦短,是该及时行乐!”

 接下来二人聊得了很多,聊的地方也从客厅到了花园,最终来到了一处亭子。

 此刻十丈之内,并无内侍宫女随行,两个人都很轻松随意,聊的也不是朝局党政,而是如何过轻松写意的生活。

 见周边无人,高书言突然语气低沉道:“殿下……”

 本来气氛还很欢快,但此刻高书言表情严肃,语气也变得格外郑重,便让客厅内的轻松消失不见。

 “先生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