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欲下江南

 “你高兴了,也该给朕解解烦了。”太上皇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贾瑞摸摸自己的后脑勺,没有明白太上皇是什么意思。

 “太上皇,您的意思是……?”

 太上皇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朕年纪已经不小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可是每一天睁开眼就是锦衣玉玉食,外边也都是同一样的景色,就这么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贾瑞眼睛转了一下,然后说道:“太上皇久困宫中,所以心神疲惫,不如离京南下,顺便考察民情,与民同乐。”

 太上皇听了之后,眼睛也亮了起来。

 他活了年纪这么大,一直都是在北方呆着,如果能去江南看一看,也不枉此生。

 不过很快的他又犹豫起来,要知道他作为帝国的掌控者,一旦行动那么花的钱,可就是银山金海了。

 “户部和内务府还有钱吗?”太上皇语气迟疑的问道。

 其实也怪不得,前年山东旱灾户部愣是拿不出银子和粮食,去年征讨甘肃叛乱,因为户部没钱了,所以这才拼命的要求前线的指挥官尽快决战。

 贾瑞眼睛闪了闪,然后说道:“现在户部有多少钱臣不知道,但是内务府至少存几百万两,再加上让盐商孝敬一些,咱们再节省一些,我想花个三四百万两,应该就够了。”

 太上皇听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贾瑞知道朕的心思,既然如此,到时候咱们再传旨让山西商人也在金陵见驾。”

 说到这里的时候,太上皇自己也笑了。

 一边站着的戴权,对这两个人的想法只感觉到头疼。

 比贾瑞年轻力壮没什么事,但是太上皇不一样呀,他都多大年纪了,要是再折腾出一个好歹来,看将来谁还护着你。

 “太上皇,如果行车的话一路劳顿,恐怕太上皇无法尽览江南风光,不如乘船而下,如此一来太上皇又舒服,又能够节省时间和财力,也不用所过的各府为太上皇修建行宫。”

 “好,还是贾瑞你有办法,就这么办了,咱们乘船去金陵,直接在金陵行宫歇驾。”

 太上皇终于是高兴起来,“那就这么办了,戴权去礼部让他们准备,同时让工部准备船只,让户部准备银两。”

 太上皇说话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的犹豫。

 本来想劝几句的戴权,立刻就失去的闭上了嘴巴。

 现在戴权算是彻底的服了,和贾瑞比起来自己真差远了,看来以后还是小心翼翼地抱上贾瑞的大腿吧,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太上皇高兴了,自然就开始命令贾瑞立刻批阅奏折,他在一旁让人拿来了地图,开始在地图上比画。

 贾瑞看着眼前一堆的奏折,表面上非常的烦恼,但是心中却有一股股的窃喜。

 这段时间,贾瑞已经开始利用批阅奏折的机会,分散皇上的人脉了。

 那些在朝堂之上明显支持皇帝的文臣,很多已经被贾瑞调到了闲职上。

 对此朝堂上的人并不知道这是贾瑞在其中做鬼,还以为是太上皇的意思,因此没有一个人敢开口的。

 就连皇帝这段时间也比以前老实许多,同时命令手下的人暂时不要再惹太上皇生气。

 贾瑞假模假样装作烦恼的坐在太上皇旁边的小桌子上,开始一份一份的批阅奏折。

 太上皇现在对贾瑞已经完全放心了,他现在除了最主要的奏折之外,其他的都不在审查。

 突然贾瑞发现了一份弹劾自己的奏折。

 这份奏折主要弹劾贾瑞徇私枉法,竟然给杀过人,并且诈死埋名的大舅哥,重新上了户籍。

 贾瑞一看这作者,脸色就阴沉了下来,自己给薛蟠重新上户籍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能够流出去,一定是户部那一边出了差错。

 要知道贾瑞可是担任过户部尚书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户部也没有人敢和自己这个原先的顶头上司对着干。

 贾瑞向前翻了翻看了看奏折的起草人,然后眉头皱的更紧了。

 原来,这是督察院的一个年轻御史上的奏折。

 督察院可是自己的老对头,他们上奏折弹劾自己不奇怪,但是这消息是从哪里漏出去的?

 而且内阁和皇帝那一边都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任何的评论,直接就递到太上皇这里来了。

 难道内阁也对自己不满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替自己说话,这让贾瑞非常的恼怒。

 贾瑞眼睛转了一下,然后赶紧拿着奏折站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来到太上皇的身边。

 “太上皇,这份奏折臣无法批阅,还请太上皇龙目御览。”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