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二十万军人,即便是现在卫所制度还没有崩坏,对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就算是现代社会,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办法动员出如此多的军队。

 他们是动员,而大明这一百二十万军队,是无论敌人是谁,直接抽刀子就上的精锐。

 而且他知道,其实即便是这份机密的军士名册,数字也未必是对的。

 京中的军士和战马统计,略过了皇帝的十二卫。而朱允熥在蓝玉出征之前,去大营的时候,听蓝玉私下说过,京营中最为精锐的,当属老爷子麾下三万重装铁骑。

 除了皇帝的亲军,各地藩王的军队也没有进行统计。燕王的武装,秦晋宁王的边关脱产战兵。那些战兵完全就是职业军人,不像卫所的官兵,平日还要种地,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打仗。

 装备精良,指挥他们的也都是百战名将。

 如此算了下,大明可以动员,拉上战场的战兵,居然将近一百八十万人。

 一百八十万军队需要国家养活,由此可见大明的富足,而现在还只是大明开国的初期,是百废待兴的大明。

 天下各卫马军月支米二石,步兵总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军士一石。守城者如数给,屯田者半之。

 一石,就是一担,一百二十斤左右,明代一斤是十六两。

 恩,军士四口之家以上,多一石。三口以下,六斗。月有盐,二斤,无家人者,一斤!

 岁给冬衣棉布棉花,夏天有夏衣夏布,出征时给予棉袄鞋裤!

 朱允熥不禁有些心潮澎湃,怪不得大明开国初期,对强大的北元连战连胜,怪不得永乐时期,五次出征塞外,打得不可一世的塞外胡骑,匹马不敢北望中原。

 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就是钱粮,大明对军士的供给如此全面,士兵和家人再无后顾之忧,谁不嗷嗷叫。

 而且这些粮饷完全脱离了文官系统,全部由掌管天下卫所,天下兵马大权的五军都督府发放。

 老爷子虽然出身不高,可见识超群。知道文官系统对于军队的危害,所以大明文和武完全的区分开来,用知兵的功勋将领领兵,设立卫所,让士兵闲时耕种,战时作战。

 ~~~~

 资料出于,明太祖实录,明食货志,大明兵制等书,不是我瞎编的。

 各位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快乐。

 晚一点还有,谢谢大家支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