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超知道林家栋说的并非场面话,心生感动。

 在外搞基建一干几十年,长期漂泊在外,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

 他们这批在外搞基建项目的,表面看上去能赚到不少钱,但长期漂泊在外,跟无根浮萍一般。

 说句不好听的,有钱没地方花,甚至没命花。

 他们在用另外一种方式为国家的复兴做着无法取代的贡献。

 纵贯东西,从南至北,从发达国家到贫瘠的土地,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便有华国人修地球的身影。

 当其他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打通外交通道的时候,华国用基建这一独特的外交思路,与各国搭建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这帮援外的人在海外拼搏漂泊一生,耗尽了精力,也榨干了身体。

 基建项目做得交口称赞,无可挑剔,但自己的身体却是破败不堪。

 林家栋知道自己的病是肺上有毛病,至于是什么毛病,当地医院的医生说不清楚,他将片子发回去,女儿和女婿请了省内最好的专家看了。

 最终得出的结论,要等到他本人回去,才能知道实情。

 但初步诊断,肺上长了不好的东西,而且根据阴影面积判断,至少已经是中期。

 肺癌中后期?

 林家栋第一反应是,自己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尽管王总在路上跟林家栋介绍了很多关于赵原的资料。

 林家栋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赵原做完手术见到林家栋,先研究了影像资料,然后再给林家栋做了一个详细地体格检查。

 “等下你还要得做个全身检查。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当地国家医院的设备跟医院船上的设备不一样,我们的精度会更高一些;

 第二,距离上次检查有一段时间,我们需要看一下近期发展的程度,如果药物控制的不错,那就继续保持药物治疗。倘若情况不乐观,那就得考虑手术治疗。”

 林家栋与赵原道,“你认识郭康全医生吗?”

 赵原愣了一下,摇头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他。”

 林家栋有些尴尬,“郭康全是鲁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的主任医师,我女婿通过朋友找的他。他说从片子的情况来看,手术治疗会有效果,但也只是延长点时间。”

 赵原意识到林家栋对治好自己的病没有信心,耐心鼓励,“在医学上,很多疾病的确到了一定的进程,没有太多的办法。但,千万不能随便丧失信心。何况,你的病情,据我判断,还是有机会康复的。”

 林家栋望着赵原年轻的面庞,原本低落的情绪突然变得高亢起来。

 人的求生本能被激活了。

 谁不愿意活着?

 “真的吗?”林家栋声音有些颤抖,“我会配合治疗。”

 王总笑着说,“林工,我都说了,赵主任是很厉害的医生。那个郭主任治不好的病,赵主任肯定有办法。”

 林家栋随后在张钦墨的陪同下,前去做综合检查。

 等待检查报告的期间,林家栋跟女儿女婿告知此事。

 女儿立即将电话打了过来,语气有些生气,“爸,不是说好了吗?我们已经帮你联系好医生。郭主任是全国有名的胸心外科专家,他的手术排得特别满,如果错过了这次,估计就要排到下个月了。你的病必须要赶紧治疗,后天赶紧回国。”

 林家栋尝试解释,“这次公司帮我介绍的是一个全国胸心外科顶尖专家。机会难得。”

 女儿以为父亲是在拒绝治疗,忍不住打断父亲:

 “不管是什么专家,你都得回来手术。”

 女婿在旁边轻声嘀咕,“千罗群岛那个破国家,能有什么好的专家?何况他在那边做手术,手术结束,谁来照顾他?”

 林家栋蹙眉,“虽然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但赵主任表示,有信心能彻底根治我的疾病。”

 女儿耐心劝说,“你别被忽悠了。你的病情,没那么简单。郭主任到时候会拿着你的情况,跟国内最好的医生一起讨论商议。前提是,你得先回国,他给你做了详细检查,才能给出诊断结果。”

 林家栋停顿数秒,家人的反对,令他一时间犹豫不决。

 张钦墨见林家栋的情绪原本挺好,被女儿和女婿的话所影响,与林家栋主动说道,“能不能让我跟你家人说几句。”

 林家栋同意,将手机递个张钦墨。

 张钦墨声音清脆地说,“首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家人生病,都想提供最好的治疗;其次,我建议你们了解一下给您父亲正在做检查的医生信息,然后再做决定。最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