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安排司机在高铁站等候。

 等赵原出现后,司机立即走上前,从赵原和江静手中接过行李。

 司机是陈院长的心腹,以前还当过省府领导的专职司机。

 省府领导离开粤省,将司机安排在了天华。

 别看司机文化程度不高,但阅历丰富,尤其是察言观色,修炼得十分到位。

 平时陈院长的司机在医院走路带风,很少会买谁的账,但对待赵原那是客客气气的。

 司机跟赵原接触过多次,一方面知道陈院长对赵原十分重视,另一方面也觉得赵原是个可塑之才。

 说实话,司机打交道的人很多,三教九流都有,所以看人很挺准。

 别看赵原年纪轻,假以时日,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或许是看在赵原的份上,司机与江静说话的口气也比较随和。

 将赵原送到住处,司机随后再送江静。

 “江医生,这次你们去港都干了不少大事啊。”

 江静笑道,“是啊,据说医院又要多一笔捐赠了。”

 司机感慨,“好像是要盖一座新楼,专门给胸心外科用。”

 江静知道司机的消息不仅灵通,而且还很准,接着话茬往下畅想。

 “现在胸心外科成立了国家级实验室,增加了不少课题,如果有一座独立新楼,那就没这么拥挤了。”

 司机道,“盖楼之后,科室肯定要升格,反正以后胸心外科的医生前景会更好。”

 江静明白司机的意思。

 科室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一般会往上升级。

 首先,科室会变成中心。

 其次,会分出小科室。

 最后,人员编制会增加,可以吸纳新鲜血液。

 其实江静早就知道会有这个变化,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主要应该跟梁先生的捐赠有关。

 盖楼还是小事。

 关键是设备的捐赠,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

 赵原回到住处,好好睡了一觉。

 港都这段时间,手术没多少,但特别疲惫,主要是人处于陌生环境,始终放松不下来,等回到自己的安全区域,才能够放下所有的戒备。

 洗漱完毕,赵原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

 虽然他现在是科室主任,工作时间很自由,但他还是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请假或者早退。

 来到医院,赵原先到胸心外科的病区走了一圈。

 医院是医生的战场。

 这个战场不停地有新人出现,有旧人退出,所以需要随时了解里面的情况,才能确保胜率。

 赵原给两个病人修改了用药方案。

 术后恢复得不怎么理想,管床医生还在沿用老一套的方法,看似不会出大错,但过于保守了。

 李贤听说赵原在查房,做完手术就赶了过来。

 以前江强担任科室主任,李贤可不会“粘着”江强,主要跟着赵原,经常会收获不少东西。

 查房结束,李贤记下两个管床医生的名字,晚点要喊他们谈话。

 谈话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进步。

 赵原走入办公室,李贤主动提及港都之行。

 “听说你又创造了一个新术式?”

 赵原意识到李贤对移心气管重建术感兴趣,笑道,“我有视频,等会发给你,还请你斧正!”

 李贤哑然失笑,“这个术式可是今年咱们胸心领域最大的爆点,已在圈内传开。国西的齐鸣对你赞不绝口。”

 赵原跟李贤解释其中的原因,“齐院长之前曾做过这个方面的尝试,我此次做这个术式,他给我不少意见。”

 李贤恍然大悟,“难怪他如此兴奋!对了,国西准备和咱们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以移心气管重建术作为第一个研究方向。”

 赵原道:“江院跟我说过此事。对咱们来说,跟国西合作,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一开始可能会赶不上他们的节奏,但只要咬牙坚持下来,一定能有所提升。”

 李贤明白赵原的意思,“放心吧,科室的同事都能理解,关键是那些年轻人,他们现在都很激动。”

 与国西医院的合作有利有弊。

 对年轻的医生而言,可以接触到很多业内顶尖技术。

 但每个医院有每个医院的使命。

 国西医院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医院,有责任对最难的疾病投入精力研究。

 而天华医院的主要任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