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是全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专家。

 以他的经验来看,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做手术,完全违背常理。

 他发出了质疑,然而没有被家属接纳。

 孩子的父母不肯放弃,决定破釜沉舟,做好最坏的打算。

 杜衡担任手术的一助,心里其实很不服气。

 尽管秦老的地位尊崇,但杜衡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给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医生当助手,还是难度这么大的手术,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专业被低估了。

 他对赵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若是肺动脉夹层疾病,他肯定不会多想。

 然而,现在要做的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属于跨科手术。

 首先,儿童和成人的身体机能不一样。

 其次,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是要用手术量堆起来的。

 所以杜衡是带着不满走进手术室的。

 经过充分的准备,手术开始了。

 赵原抬头看了一眼杜衡,轻声道,“病人术后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要在室缺修补材料上留了个4mm的洞。”

 这个指令在会诊时没有提及,赵原突然有这个判断,让杜衡有些意外。

 不过,他脑筋一转,很快就知道这个预案有极强的预见性。

 手术有条不紊地深入。

 杜衡已经收起一开始的不满,眼中多了一抹谨慎。

 赵原在处理室缺修补的时候,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

 最厉害的是手术视野,清清楚楚。

 其次是刀法。

 赵原将手术刀用得炉火纯青,斩断了千万阎罗。

 杜衡清醒意识到自己和赵原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而是天赋带来的。

 赵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他发现杜衡已经进入状态。

 一开始杜衡跟自己交流,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如今杜衡会主动跟自己沟通,根据身体指征的变化,给出一定的建议。

 赵原知道杜衡为何有变化,主要是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心中的坚冰随之融化。

 手术就像是冲锋陷阵。

 不仅需要排兵列阵,还得带动自己的队伍。

 手术室外,秦老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原操作,忍不住感叹,这小子又进步了啊!

 越是到了很高的水平,想要进步是非常难的。

 然而,赵原给秦老的感觉,好像他的世界没有瓶颈一说。

 杜衡师承钟老,尽管没有达到钟门四子的水平,但在燕京医疗圈的名气还是很响亮的。

 尤其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领域,放在全国绝对是前五的水平。

 然而,杜衡给赵原打下手,赵原一点也不怯场。

 甚至,赵原还将杜衡压制住了。

 手术室内的这种压制,跟传统意义的压制不一样。

 不仅要求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拥有过人的预判力和灵活的应变力。

 杜衡的经验比赵原丰富多了。

 只要一个地方,赵原卡壳,杜衡纠错,那么赵原在手术室的权威性将受到重创。

 不过,赵原并没有给杜衡机会。

 其实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太多变化。

 若是患者的病情没有演进到艾森曼格综合征,对杜衡来说,只是一个常规手术。

 赵原看似节奏平稳,事实上在不断提速。

 减少创伤,加快手术时间,可以降低风险。

 速度虽然很快,但每个操作都很稳。

 观摩区出现骚动。

 秦老调头看了一眼,一个小老头背着手,身后跟随一群白大褂。

 “你怎么来了?”秦老惊讶。

 钟老笑着说,“你来我的山头,我能不过来接待吗?”

 钟老的家距离此处很近。

 之前他当过儿童医院的院长,尽管十多年前就已经卸任,但他和医院保持联络,偶尔还会做几台手术。

 在场的很多年轻医生都懵圈了。

 钟老和秦老那可是胸心外科的两大巨人,平时多难请,竟然因为一台手术,聚到一块了。

 “有点太夸张了。两位都是教科书上的人啊,竟然关注到这台手术。”

 “挑战艾森曼格综合征!手术的难度大,如果成功了,是可以上国外顶级核心期刊的。”

 “如果手术成功了,主刀的名气要彻底在燕京传开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