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赵原的邮箱收到秦国强发来的文件。

 他点开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秦国强的办事效率极高,昨晚承诺的事情,今天一大早就兑现了。

 文件里面存放着几十份简历。

 这些简历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燕京、云海占据了绝大多数。

 赵原揉了揉太阳穴,深吸一口气。

 看简历选人,这是一个技术活,跟在古玩市场捡漏没什么区别。

 想要让神经外科发展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很多领域,一个人强,能带动整个科室发展。

 最典型的是骨科。

 就算是很小的医院,出现一个骨科牛人,不用十年,这家医院的骨科就能整体起飞。

 普外也差不多。培养一个腹腔镜高手,三四年之后,就有一大堆精通腹腔镜的医生。

 但神经外科靠一个医生真心不行。

 单振宇在粤省是绝对强者,但还是带不动整个科室。

 许多以前神经外科很牛的医院,当一代人退休,之前能做的手术,直接断档做不了了。

 因为神经外科跟其他学科相比,难度太大,对医生的要求太高。

 这个要求不仅是学历,还有天赋。

 赵原花了半天功夫,在履历堆里找了五个实力不错,有机会能挖来的医生,然后群发了一条非常真诚的邀请函。

 等发完之后,赵原突然想起了秦国强跟自己说的话,挖人好比谈恋爱的逻辑。

 然后,将那份邀请函群发给了剩下的几十个人。

 广撒网,总有鱼咬钩。

 一旦鱼咬了饵料,那么就是他来选择钓哪条鱼了!

 邻近下班的时候,赵原接到了好几条回复。

 其中有几个意向很足,赵原给他们逐一打去电话。

 从语气来看,他们还在犹豫当中。

 赵原倒也没有说太多,请他们有空来天华看一看。

 ……

 手术室内。

 秦怡忙着标记切口,江静在消毒。

 赵原则研究着病人的检查报告。

 术前的准备,他现在已经不用事必躬亲,有资格在旁边统筹全局。

 这不是托大,更不是自满,而是行业规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赵原现在的角色是治疗组长,要分工清楚,而不是什么都一把抓。

 下面的人无事可做,并不代表你这个组长有本事。

 相反说明你这个组长不懂得分配任务。

 秦怡和江静之前在急诊已经接触过很多颅脑手术,因此他们在处理术前准备时,一点也不陌生。

 早在十几年前,外科没有分得像现在这么清楚,老一辈的医生都是从头做到脚。

 有些骨科的医生其实也能做消化道的手术,只是时间有点慢罢了。

 眼前的这名患者是从急诊那边转过来的,一个三岁大的男孩。

 妈妈今天有点事情,让爸爸带小孩。爸爸也就一会儿没看着孩子,孩子摔在地上。起初爸爸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小孩子有个摔碰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孩子哭了一阵,就闹着要睡觉,睡了三四个小时之后,突然开始呕吐。

 爸爸这时候才意识到不妙,赶紧将孩子送到当地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的医生还是挺有经验的,看到颅骨ct之后,立即安排转院,将孩子朝省城送。

 因此,当孩子躺在手术床上时,距离摔伤已经有七八个小时了。

 颅脑疾病真的很难预防。

 在医院可以看到钢筋从脑袋左边进右边出,人的意识还很清醒的。

 但也会遇到这种脑袋落地,眨眼功夫就休克的。

 外面传来砰砰砰的砸门声。

 赵原走出去。

 孩子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医生,救救孩子吧。”

 赵原叹了口气,“给你们说下情况。孩子的后脑伤了,生命体征处于很糟糕的情况,刚才已经下病危了。及时做手术,估计也是九死一生。”

 孩子的妈妈听到此话,浑身发抖,那拳头朝丈夫砸了过去,“都怪你。让你照顾一会儿孩子,变成这样。孩子活不了,咱们就离婚。”

 爸爸铁青着脸,自责懊恼,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他也就是片刻功夫没留意,谁知道出现如此大祸。

 “现在可以转院吗?”

 赵原如实相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