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是借钱?

 对这些企业家而言,每年都会一笔钱投资在公共事业当中。

 钱花在其他地方,不能说没一点价值,但肯定没投入到赵原现在主导的几个课题研究能更快地做出成果。

 一旦有了成果,实现盈利,赵原也会投入到公共事业中去。

 尽管有人会觉得赵原想得有点远,但这的确是赵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他会将现在借来的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加倍反哺社会。

 龚安桥坐在办公室内,接到综合处那边的消息,刚刚某个基金会跟他们主动联系,要定向捐赠几千万,用于医院科研。

 “龚院长,你跟这家基金会联系过吗?”

 “没有啊,我听都没听过,是不是骗子?”龚安桥立即警惕起来。

 以前闹过笑话,有家医院的院长认识了一个基金会的负责人。好吃好喝供着,原本以为能弄到一笔资金,结果不仅没弄到钱,还被骗了几百万。

 “应该不会吧!我这就去核实一下。”

 刚挂断电话,赵原打来电话。

 “龚院长,跟你汇报一件事。我刚参加了一个商会活动,有几个省内知名企业明确表态,愿意向我们医院定向捐赠,用于科研经费。你让综合处那边留意对接。”

 “刚综合处给我汇报此事,我还以为是骗子呢。”

 “不是骗子。晚点我和老吴、小王沟通一下,看他们的资金缺口差多少。另外,明年哪些科室需要更新设备,然后拉个总账出来。这次捐赠总额不小,省领导让我放心报价,少的部分,会财政拨款补上。”

 龚安桥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就麻了。

 原本以为赵原这几天频繁参加外部会议,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结果让他有些惭愧。

 人家并非是为了吹牛,炫耀,而是为了分院的发展,跟别人化缘去了。

 龚安桥对赵原的工作态度佩服万分。

 跟他比起来,自己在东区分院工作这么多年,好像没做出啥成绩。

 当然,自己如今是一把手。

 赵原做出来的那些成绩,自己只要脸皮厚点,都可以写在自己的政绩报告中……

 赵原趁着年关没什么手术,给十八个医学生开了不少小课。

 医学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特别难。

 能治的病,本科生和博士生都可以治疗。

 但不能治的病,差距就显示出来了。

 学医的本科生按照前辈的脚步走就行了。

 而学医的硕士生不仅要自己能走路,还得在熟悉的道路上,能学会搭乘交通工具。

 至于学医的博士生,难度就大了,不仅要在熟悉的道路上前行,还得在陌生的道路上打开一条通道,甚至还得设计适合这条通道的专属交通工具。

 以支原体肺炎为例,本科级别的医生按照治疗指南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症状,上级医生说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最多就是按照患者的体重症状增减药物的剂量。

 硕士研究生则需要弄清楚支原体是怎么对器官造成伤害,当下是否有更合适的药物。

 博士得想方设法制造出药物彻底地干掉支原体。

 赵原首先要告诉十八个人如何走路。

 切开皮层,寻找病灶,止血,切除病灶,对损伤的器官进行修复。

 医学生们尽管没了寒假,心里多少有怨言。

 但,他们听得都特别专注和认真,毕竟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尽管没有拜师,但他们都将自己当成赵原的学生。

 他们都还在做梦的年纪,心中有着无限大的憧憬!

 他们幻想着等毕业进了医院,以赵原弟子的标签,很多人都要称他们一声师叔!

 另外,也畅想着,有朝一日挂上主任医师的胸牌,威风八面地指挥手术;

 甚至,有资格在全国医院开展个人巡回手术!

 ……

 大年初二,值班结束,赵原开车回湘过年。

 赵原将车停在车位上,发现家里有客人。

 从车牌来分析,应该是薛军妻子的车子。

 赵原刚下车。

 果然,萧玉凝迎上来,低声道,“来客人了。”

 赵原进屋跟薛军握手。

 薛军的气色比前几年好很多,笑道:“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太辛苦了吧?”

 赵原连忙摇头,“不辛苦。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放空一下自己。”

 饭菜上桌。

 薛军的胃口很好,吃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