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手术,不同的医生做,那是千差万别,何况是肺部肿瘤这种大型手术。

 有些医院,手术做完,患者可以活得久一点,但有的医院,患者回家没多久,病程反而加速,没过多久,就恶化,人直接没了。

 所有的肿瘤手术,大致的思路都差不多。

 其一,将被肿瘤污染的器官给切除,其二,对被切除部分器官的再造,其三,周围淋巴的清扫。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每一个想做到极致,难度都是极大的。

 对视野的清晰度要求,赵原已经做到令人发指的细致。

 看一个医生的水平,从视野就可以看出一二,不少医生做个手术,四处流血,血流成河。

 赵原一直在控制出血。

 他认为患者出血,其实是手术失误的一部分。

 减少出血,那就是减少失误。

 秦怡在旁边观看赵原的操作,心中忍不住感慨,赵原对血管的规避,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境界。

 手术难免会遇到非标准的血管,赵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整,形成相应的手术措施。

 “太干净了,手底下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这就是长江学者,全国前三的水平啊。”

 海军医院的会议室正在直播本次手术,胸心外科的骨干医生都在目睹,天华医院的赵原如何做这台手术。

 手术开始之前,大家都是议论纷纷,尽管知道赵原的水平很高,但病人的检查报告显示,这台手术想要做成难度会非常大。

 “他的手术已经自成一体,有种开宗立派的感觉了。”

 “他从头到尾都在往前推进手术,从没有犹豫或者回头去看方才的操作,说明他对自己的操作非常有信心。”

 “秦老的手术和赵教授的手术风格完全不一样。秦老的手术以细腻缜密闻名,但赵原的手法,给人一种大开大合,一往无前的气势。”

 手术继续往下推进。

 会议室变得安静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对赵原的操作会评头论足,但伴随着赵原不断拿出精妙的操作。

 大家都被赵原的实力所震撼到了。

 说个不好听的,评价别人,至少建立在水平相当的基础上。

 赵原的水平完全凌驾于所有人。

 大家生怕说错了什么,会引起嘲讽。

 手术不知不觉进入第一难点,肿瘤切除。

 切除的时候得切掉肺器官,要丧失一部分的功能。

 “他是打算做自体肺移植?”

 “太让人吃惊了!”

 前面的步骤都差不多,但进入这个环节,出现不一样的地方。

 赵原昨天跟吴海沟通过,肿瘤侵犯左中间肺动脉及中间支气管,利用普通的双袖吻合方式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同时,患者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左全肺切除。

 所以赵原决定进行复杂的自体肺移植手术。

 自体肺移植是一种高难度且有别于异体肺移植的肺癌根治性切除方式。

 目前国内开展此类手术很少。

 在体外切除病变的肺组织,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

 通常是将左或右肺下叶移植到左、右胸腔的上叶肺位置。

 这种手术方式能充分彻底地切除肿瘤,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和肺功能,让患者术后有足够的肺功能储备来接受后续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治疗耐受力和治疗效果。

 先对患者进行了特殊的左全肺切除;

 切除的左肺转移到体外低温肺保护液中,然后在体外对患者的左肺上叶进行肺肿瘤的根治性彻底切除,并对左肺下叶进行低温肺保护液顺行灌洗和逆行灌洗。

 左肺上叶切除后,对左中间肺动脉进行心包补片再造,并将左基底段支气管与背段支气管进行第三隆突重建,然后将修建后的左肺下叶回植入左胸腔,进行自体肺移植,第三隆突与左主支气管近心端吻合;

 再造后中间肺动脉与左肺动脉主干近心端吻合;

 最后进行左下肺静脉与左上肺静脉近心端吻合。

 赵原如同是身经百战的老医生,对手术的驾驭能力登峰造极。

 几乎经过五六年甚至更久的医学教育后,每个学生心里都装着一个向往外科的心。

 因为外科的治疗方式更接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立竿见影。

 手术行不行,能不能做,活不活,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验证。

 不过大部分医学生都会望而却步。

 因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实在太难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