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心情复杂地离开办公室。

 在天华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对这个集体充满感情。

 他的价值观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唐金很讨厌华国医生的工作方式。

 所以他偶尔会跟赵原讨论此事。

 为什么要加班?

 为什么不尊重人权?

 但他现在已经不再纠结这个。

 甚至,他也开始加班了。

 华国和西方国家不一样。

 西方国家尽管施行的是全民医疗,但事实上是有门槛的。

 首先必须缴纳保险费用,才能进入家庭医生系统。

 “家庭医生”还不止一个人。

 比如,一个女生,从出生到17岁,家庭医生是一个“儿科医生”;

 到了18岁以上,家庭医生要多一个“妇科医生”。

 另外,看牙,有个牙科“家庭医生”;

 甚至配眼镜,还得有个“配眼镜家庭医生”。

 当跟家庭医生预约好时间后,必须准时赴约。

 通常,医生诊所会在预约时间前1天或者2天电话确认预约。如果因某种原因不能来,必须在24小时前打电话取消或重新预约,否则将被罚款。

 因为发病和治疗有时差,外国人会在家里常备感冒药,因为染上头疼发热等普通疾病,与其前往医院治疗,还不如在家里吃点药,抗一抗。

 所以这也造成了一个误解。

 老外的体质特别好,很多小病,抗一抗都能顶过去。

 若体质真的那么好,也不至于因为突如其来的“病毒”,导致千万人死亡!

 并非他们不想去医院治疗,而是流程太繁琐了。

 而在华国,医院没有拒收病人的资格,任何病人都会被收治。

 很多时候,医生明知病人没有希望,还会义无反顾地接收下来,难免导致工作效率看似不怎么高。

 在唐金的价值体系里,医学是严谨的,当各种数据判断一个病人没有办法治疗,该放弃的时候,应当毫不犹豫。

 然而,时间久了,唐金意识到这或许是华国传承数千年不灭的原因。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只要你来到医院,医生都会一视同仁。

 医生为了工作,可以任劳任怨地加班。

 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可以废寝忘食的锻炼技术。

 或许他们当中许多人没有外科医生的天赋,但他们用勤能补拙的意志,完善自己,努力缩短与有天赋的外科医生的差距。

 唐金这段时间也飞往华国各地参加了不少地市级医院的会诊。

 尽管下面的医生做不了最顶尖的外科手术,但他们大部分人基本功扎实,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轻松应对三级以下的手术。

 从业者的基数与日俱增,对欧美同行而言,已经构成一定的威胁。

 任何一个行业,基数越大,出现天才的概率越高。

 欧美国家为什么足球那么发达?

 并不是欧美人就适合踢足球,而是欧美足球俱乐部很多,选材的基数大。

 随着华国全民教育的普及,医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不断涌现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

 更关键的是,唐金还接触到了华国特有的中医。

 没法用原来的知识体系来理解中医体系。

 但接触之后,真的很神奇。

 当华国将现代医学巧妙地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全球的医疗格局将会有全新的面貌。

 唐金在华国工作的时间里,逐渐适应了强度很大的工作节奏。

 唐金跟赵原相处的过程中,亲睹赵原一步步变强。

 一开始赵原的技术能力跟唐金不分伯仲,但随着赵原在神经外科磨砺了一段时间,唐金惊人发现,赵原的实力已经追上了自己。

 唐金感叹赵原的才华,也有了压力。

 在内卷的气氛里,唐金适应了没有假期,高负荷的工作。

 并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不想被甩得太远。

 赵原和唐金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

 尽管唐金是个老外,但在自己的引导下,对华国文化充满兴趣。

 如今他不仅限于喜欢美食,还喜欢诸如围棋、书法、瓷器等传统文化。

 孙良跟赵原透露过,唐金跟他了解过入籍政策。

 华国的国籍是全球最难办理的,不过以唐金的学术地位,通过高尖人才归化政策,倒是可以试一试。

 不过,赵原觉得唐金加入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