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洪波的院长任命下来了。

 省三甲医院的院长,无论是行政级别,还是社会地位,都已是从医学工作者毕生奋斗的终极梦想。

 这条路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能走到这一步,不仅需要非凡的能力与智慧,还需要具备高明的手腕与谋略。

 当然,以常洪波如今的年龄,晋升为院长,并非极限。

 他的事业打开了更为宽阔的上升空间。

 常洪波如今刚过五十,顺利的话,很有可能更进一步,朝上面走两步。

 与常洪波年纪相仿的陈晋,则没有进步的空间,大概率会在现在这个年龄和岗位退休。

 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常洪波这一两年内犯了大错,又或者被提拔,将位置给空出来。

 陈晋心知肚明,以常洪波谨慎的性格,被提拔的概率,远大于犯错的概率。

 因此陈晋如今已经转变心态。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常洪波上任之后能迅速做出成绩。

 那样自己还有机会赶上末班车。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职仪式前夕,陈晋主动摆下身段,登门找到常洪波。

 常洪波有些意外,没想到一向骄傲的陈晋,竟然主动求和。

 两人敞开心扉,促膝长谈。

 多年竞争的心结或许没有完全打开,但常洪波已知晓陈晋的态度。

 接下来他最大的敌人或者阻碍,不再是昔日的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老领导留下来的那班人马。

 倒不是老领导年老智衰,而是他必须要综合各方的利益,达成阵营的平衡。

 天华医院是综合医院,要拥有包容性。

 它是人才的摇篮,也会吸纳一些平庸之辈。

 不过,常洪波决心上任之后,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医疗团队必须是尖兵,那些跟不上节奏的员工,要么淘汰,要么调整到闲散的岗位。

 陈晋得知常洪波有这个想法,也是暗自佩服。

 若是换成他担任院长,也会适当地改革,但不会那么决绝。

 陈晋知道常洪波为何有这种想法。

 他们这辈人眼睁睁地看着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医院,一步步地散去了光芒。

 大批优秀的人才离开天华,在其他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价值。

 而天华医院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在省内的名次也落后于南协医院。

 尽管这两年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根本原因没有改变。

 常洪波知道改革会树敌,会让自己变成刺猬,会引起争议。

 但他义无反顾。

 冲着这一点,陈晋暗下决心,绝不给常洪波拖后腿。

 常洪波跟陈晋多年掰手腕,其实对陈晋的水平也是足够了解的。

 尽管陈晋的一线工作经验没有自己充足,但他熟悉行政工作,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管家。

 两人的竞争有了结果。

 彼此都知道接下来要抛开成见。

 只有携手奋进,才能奔赴更好的未来。

 任命仪式在医院报告厅举行。

 赵原因为做手术未能参加,但据孙医生的夸张形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常洪波能就任院长职务,颇得民心。

 常洪波发表就职宣言,要在五年之内将天华发展成为全国顶尖,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在十年内将天华发展成为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超级医院。

 很多人觉得常洪波在吹牛,但大部分人被这番话撩拨得热血沸腾。

 人要有梦想才能不断提升水平。

 医院要有目标才能昂首奋进。

 常洪波被晋升为院长之后,对医院的管理模式也进行改革。

 尽管有人说常洪波是党同伐异,是任人唯亲,但老院长在任的末期,虽然很多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很多问题还是遗留下来。

 常洪波作为分管医生工作的负责人,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这些都得上任之后一一清除。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任何一个管理者在全新的岗位上必须要通过有力的措施,证明自己的价值。

 毕竟,上面的领导戴着放大镜盯着你的一言一行,要看你在最短的时间是否能通过一己之力改变新岗位原先存在的弊端。

 其次,下面的人也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分析你是否比前任更有魄力与智慧。

 当然,想要实现自己的规划,一开始树立威严,确立威信,也是最合适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