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强对侄子的性格很了解。

 这是一个很骄傲的年轻人。

 他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在高中被送到国外念书,他很快适应了陌生地环境,以优异地成绩考入最好的大学攻读医学。

 硕士毕业后,江静也进入赫赫有名地医学殿堂,一路披荆斩棘,成为最年轻地主治医师。

 江静地人生跟小说里的男主似的,一路开挂,顺风顺水。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引以为傲的专业领域,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

 赵原的出现改变了江静的人生轨迹。

 江静一年前放弃进入天华,前往南协胸心外科,与那次挫败密切相关。

 每当江静觉得自我有明显的提升时,赵原会让他冷静、清醒。

 赵原那晋升速度宛如坐了火箭,直冲云霄。

 赵原不仅在青赛会省级比赛中击败了江静,甚至还在全国赛赢得了金奖。

 从那时候起,江静放下了心中的骄傲。

 与赵原相比,自己存在太多不足。

 将赵原视作对手,那就要更为彻底地了解他。

 所以,当江静得知,天华要以赵原为核心,打造治疗八组的消息之后,便有了加入的想法。

 以伙伴的身份站在他的身边……

 江强暗自叹了口气,拿起座机,拨通了谢长天的电话。

 “老谢,有件事,我想要请你帮忙。”

 谢长天错愕,“是不是要借赵原?”

 江强哑然失笑,“不是借他,但跟他有关。”

 谢长天点头,“嗯,说吧!”

 江强便坦诚相告,“我侄子为了能加入治疗八组,已经从南协那边辞职了。”

 谢长天很是吃惊,“江静辞职了?他愿意加入急诊外科?”

 江强点头,“我跟你打声招呼。他是否符合进组要求,还得由你综合考察。”

 谢长天道:“治疗八组定位是特别组。以难度较高的急诊疾病为主,人员配置不会低,要求也严格。现在每天都有人跟我咨询此事。说实话,我做不了主!得看赵原的想法。”

 江强愣了一下,没想到谢长天不给自己一点面子,有些生气地说,“江静还是有竞争力的。我跟你打这个电话,是说明情况,不是找你走后门。”

 谢长天听出江强语气不善,他无可奈何地说,“一切按照程序,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挂断谢长天的电话,江强喷了一堆垃圾话。

 这孙子跟自己装什么呢?

 不就是运气好,手里有赵原这么一个杀手锏吗?

 要是赵原愿意到胸心外科,早就给他配备一个最好的团队了。

 江强气得连喝了两大杯水,最终决定,给赵原发了条信息。

 大意是,自己的侄子江静决定返回天华工作,希望能加入治疗八组,还请他多关心。

 赵原比谢长天痛快多了!

 “江医生的水平很好,欢迎他的加入。”

 江强的心情这才舒服不少。

 随后,又以谢长天为目标,问候了一堆垃圾话。

 ……

 急诊外科增设治疗八组看上去是一件挺小的事情。

 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包括天华在内,所有医院的编制都有严格限制。

 以急诊外科为例,七个治疗组,每个科室有多少组,每个组有多少个医生,那都是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好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

 像天华这么大的医院,能拿到编制,相当于端了一个铁饭碗。

 增加一个组,意味着人事费用增加,编制要增加。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精编人员,如今要增加编制,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内部竞争之外,其他医院有想法更进一步的医生,也是通过诸多关系,看能否有机会站一脚。

 赵原与江静接触过几次,对他的水平有所了解。

 虽然距离副主任医师还差一点,但在主任医师当中,属于很拔尖的水平。

 以赵原和江强的关系,江强给他打了招呼,自己就不可能拒绝此事。

 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江静跟自己的关系密切,自己与江氏门生的关系也变得更为紧密。

 在医院体系奋斗,人脉资源很重要。

 赵原知道治疗八组的意义。

 这是谢长天在给他打造班底呢。

 组员选择谁,不选择谁,都是有讲究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