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伦从手术室内退了出去,有赵原担任主刀,他还是很放心的。

 平时治疗组都是团队协作,但这个时候就得分散了。

 赵原有独挡一面的能力,自己可以主持另一台抢救工作,这样可以让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

 赵原跟白露点头致意。

 两人好久没一起做手术了,平时很少见面,但从彼此眼神能看到信任。

 每个岗位都有实力不俗的人。

 尽管护士是助理岗位,但也是有差别的。

 赵原在天华做过那么多手术,与之配合过的器械护士有很多,其中与赵原最为投契的便是白露了。

 白露的经验丰富,心思细腻,关键是能跟的上赵原的思维和操作。

 一名好的护士是主刀的左右手。

 表面来看,是递刀子的活儿。

 事实上,没那么简单。

 器械护士要反复确认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敷料等物品,小型手术的器械有二三十件,大型手术所需的器械近八九十件,器械护士需对这些器械所摆放的位置非常清楚,医生需要的时候那得“秒递”。

 想要成为合格的器械护士,前期要由有资历的器械护士带领一起上台,按照科室的带教规定进行授课与考核,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器械配合与拆装的练习,由新老搭配参加值班工作。

 想要把一台枯燥的手术做成艺术,绝不是主刀医生一个人的事!

 像白露这种七八年经验的器械护士对任何一个主刀而言,都是宝藏。

 因为器械护士是“青春”工种,需要长时间站立,关注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传递正确的器械,清点器械、纱布的数量,有时候还要清洗器械。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几年之后,完全熟练掌握外科的手术配合,但因体力、年龄等原因,或者生完孩子生完二胎回来之后,往往就转型成了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在所有护士的分岗中,尽管收入不错,但压力很大,而且经常会被骂,很少有人愿意干一辈子。

 当然,优秀的器械护士依然可以站得很稳。

 白露的专业度,放在天华是数一数二的水平,以她的资历,完全可以转岗,到巡回护士岗位地,但她还是坚持守在这个岗位。

 或许是因为热爱,又或许是因为想要将这个岗位做到极致。

 一般医生和护士配合几年,才能形成默契。

 不过,赵原和白露之间的默契仿佛天然而成。

 主要是彼此尊重、信任和支持的结果。

 白露跟天华很多外科医生都配合过,赵原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

 他的手术风格很儒雅,在不慌不忙中完成手术,而且,通过自己清晰的思路,让人不断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赵原对白露印象绝不仅是爱喝奶茶的御姐。

 她有一个小本子。

 白露曾在岛国上的学,所以沿袭了那边护士的习惯。将每一个主刀的手术习惯整理成手册,便于手术配合。

 同样类型的手术,每个外科医生的习惯不尽相同。

 不同的入路,不同的游离方式,不同吻合重建方式。

 白露将之一一记录下来。

 白露是一个有想法的“进攻型”器械护士。

 在正常人的印象中,手术台是主刀医生的阵地,大多数时间都是术者一个人在那里捅来捅去。

 器械护士除了偶尔递递血管夹,其他时间想忙也忙不起来,除非出现了意外出血。

 白露是少数可以驾驭腔镜器械的护士。

 在手术中,超声刀、电钩、电剪、电铲,她都能操作得上下纷飞,甚至能左右开弓,使用吸引器、肠钳、胃钳、分离钳……

 将任何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首先是取出钢条。

 看起来怵目惊心。

 一般的急诊医生都会非常头疼。

 很多武侠片当中,主将被射中一箭,只敢掰断箭头,等战斗结束找到军医,才敢将箭身取出来。

 其实如果是射到肌肉,是可以拔出的。

 但如果伤到了血管,就不能随便拔了,箭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以减低失血速度,突然拔出,伤口会大量失血,人反而更容易死。

 现在的情况比战场挨一箭还要严重。

 因为是贯穿伤,不仅伤到血管,而且还伤到了体内的脏器。

 赵原琢磨了一下贯穿伤的位置,评估了一下里面脏器的情况,眨眼工夫,那根钢条就被拔出来了。

 第一次跟赵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