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医学峰会有诸多目的,但并非一定要在会议上讨论出什么结果。

 关键是提供一个平台,让行业最优秀的人聚在一块,为以后互换资源打下基础。

 至于承办医院得到的好处很多。

 首先,能承办全国性会议的医院,肯定要有全国知名专家坐镇,证明医院有不错的资质。

 其次,医院在行业内的名气有立竿见影的提升。

 另外,以后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直接给这些专家联系,看在曾经好吃好喝招待自己的份上,一般都不会拒绝。

 赵原通过此前的国际会议认识了不少神经外科的专家。

 如今一回生二回熟,与那些专家的关系更进一步。

 “赵院长,你的筷子手法,我最近一直在研究,难度实在太大,有时间还得跟你学习一下。”

 “对了,你的原位骨瓣术,我尝试了两次,但并没有成功。”

 想要得到尊重,还得靠过硬的技术。

 赵原虽然没有开设分会场论坛,但,有一台示范手术的任务。

 当赵原出现在手术室的瞬间,直播平台的人数迅速增加,不一会儿功夫,在线人数已经达到一万人。

 手术观摩区。

 一群专家屏息以待。

 手术之前,赵原和王恩麟探讨过治疗方案。

 与赵原相比,如今王恩麟的研究方向偏向于靶向治疗。

 而赵原依然围绕术式的创新。

 对任何一个神经外科医生而言,术式是立身之本。

 所以王恩麟尽管近年来在科研上频繁做出突破,但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些惭愧。

 就技术而言,他没有太大的进步。

 因为技术无法突破,所以才会另辟蹊径,在外科思路中融入“偏内科”的治疗手段。

 严格意义上说,已经偏离轨道。

 就像是剑宗弟子转而去练内宗功法,不追求剑法创新,表面看上去实力是增强了,但本质上已不是纯粹的剑宗武者。

 王恩麟对赵原十分欣赏,视作忘年交,最钦佩的地方在于,赵原一直在术式的创新上不遗余力。

 王恩麟身侧站着程教授,以及来自霍普金斯医院的雷吉纳教授。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是胸心外科第一,而霍普金斯医院则是神经外科第一。

 雷吉纳与王恩麟、程教授相识多年。

 王恩麟提前两个月,约到了雷吉纳,邀请他来华国参加峰会。

 雷吉纳一开始并没有接受。

 但当王恩麟将赵原的手术视频发给他之后,他很快改变了主意。

 倒不是雷吉纳欣赏赵原,而是他心中存有质疑。

 他很难想象一个三十岁的华国青年医生能创造让人惊叹的术式。

 医学上经常会有造假。

 所以雷吉纳内心有一个潜在想法,他看到的视频,或许是华国人为了标榜自己在神经外科所取得的成绩,通过手法,故意制造出一个天才人物。

 雷吉纳眼睛盯着赵原,确定主刀是赵原本人。

 他对接下来的手术持怀疑态度。

 赵原真的能做出那么复杂的手术吗?

 雷吉纳身边的助手轻声道,“我已经确认过了,患者是个女孩,今年十岁,患有巨大下斜坡肿瘤,至上颈椎的巨大脊索瘤。”

 下斜坡肿瘤是颅底肿瘤的一种,该区域肿瘤的手术因为暴露极其困难、血管神经众多且邻近脑干呼吸、心跳中枢,一直被视为最具有挑战性,操作难度最大的神经外科手术之一。

 雷吉纳不动声色。

 即使赵原不采用新术式,通过常规操作,顺利取出肿瘤,他也需要重视起来。

 毕竟赵原太年轻了。

 这台手术的难度已经超过四级。

 霍普金斯医院能完成这种难度的医生也是一只手数得过来。

 换而言之,赵原倘若能将手术做好,那么他就有资格得到霍普金斯医院的邀请。

 对一个神经外科医生而言,这可是很大的认可。

 雷吉纳望向所有人的时候,都会保持居高临下的态度。

 这是来自顶级医院医生的优越感。

 程教授不太喜欢雷吉纳,轻声用华语问道,“我怎么感觉你请了个大爷过来?”

 王恩麟淡淡一笑,“老外的性格都是如此,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雷吉纳听不懂,朝程教授笑了笑。

 程教授暗忖这老外真是憨皮。

 程教授恍然大悟,“你打算利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