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渊和杜老板都拗不过龙小川,只能从信封里点了七千五百元给老人留下。

 杜秋好像很过意不去的样子,非要开车送他们回雷寨养伤:“你拖着伤腿如何走路?”

 龙小川脸色古怪:“雷寨建在山上,通往那里的路又陡又窄,您这车开不上去吧。”

 杜老板大笑着:“你看不起我的车,还是小看我的车技?拖拉机能上去的路,我的车就能上!”

 在前往雷寨的路上,他还从车里翻出四千多块钱塞给龙小川:“我手头现金不多了,这些你先拿着,算是你下午这场球的辛苦费和医疗费。”

 龙小川推辞拒绝,说中午给的够多了,自己受伤的这笔账也应该记在黄昆博头上。

 杜秋就一句话:“他黄昆博、江野都好意思要,你干嘛不要?我把钱给了他们不给你,我这不是对不住自己人吗?让你拿着就拿着,别废话!”

 龙在渊坐在后排脸色凝重,看看开车的杜秋欲言又止。

 越野车播放着摇滚音乐,三人欢快地直奔雷寨。

 进入雷鸣山西麓地界后,龙小川向杜老板介绍自己的家乡。

 他对这片山林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周围的地形地貌和山中路径。

 杜秋似乎对历史很感兴趣,并且似乎还知道雷寨与雨村的矛盾:“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怎么会跑到山上建村寨呢?还和雨村成了世仇?”

 龙小川明显愤慨了许多:“其实我们祖先原来是住在山下的,就是现在的雨村的地盘,那里连片的良田沃土过去都是我们龙家的。”

 据说龙家人很早就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明朝那会儿这边发生了“奢安之乱”。当时的龙家家主忠于朝廷不肯依附叛军,为了躲避兵灾就依托山势地利修了雷寨,还把村民全都迁上了山。

 “是不是后来雨村人占了你们的地盘,所以两村寨之间水火不容?”

 “您说的可太对了!”

 龙小川掰着手指头细数两村寨之间的刀兵相向。

 雨村现在这些居民都是平叛官军的后代。

 据说他们为平定“奢安之乱”开拔到这里的时候,叛乱其实已经结束了。

 没捞到军功的四位军官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发现雨村这个风水宝地就打着驻屯守边、保境安民的名义强占了去,不许原来的村民靠近。

 雷寨人为了夺回家园,在官府四处奔走上下打点。

 结果当时的狗官贪了银子不办事,还诬陷龙家人是山贼、土匪和叛军余孽。

 雨村的石姓官军拿着鸡毛当令箭,多次对雷寨实施围剿。

 雷寨易守难攻,凭借青石墙和山高路陡的便利,每次都能挫败雨村官军的进攻,让对方死伤惨重。

 偏偏那些军官为了吃空饷,始终瞒着朝廷,从未请求援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寨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便僵持下来。

 谁承想这一下子就僵持了几百年。

 “其实算起来啊,我们一直是被动挨打的一方,就是他们雨村人得寸进尺咄咄逼人,几百年都没变过,哪怕现在还觊觎我们山里的物产呢。”

 像每一个雷寨人都会做的,龙小川吐槽起雨村来也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从少年打群架到三月三篮球“友尽赛”,再到石振兴父子设计巧取强夺土蜂蜜等。

 “以前我也不懂,总感觉雷寨这地方穷山恶水没什么可争的。后来看到土蜂蜜卖出了好价钱,今天小叔说野生药材能卖到大几千块,我才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

 杜秋深恶痛绝地一拍方向盘:“照你这样说,那个雨村人是真可恶!贪得无厌,恶贯满盈!”

 “谁说不是呢!雨村这几年占了交通便利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还是不知足。”

 龙小川说自己之所以大学毕业回雷寨发展,其中也有一个守护寨子,不让雨村人蚕食吞并的想法。

 雷寨困守深山错过了改革开放,寨子里很多人家变成了贫困户。大家只能外出打工谋生,于是寨子里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大家都说再不想办法,早晚让雨村给吞并了去。

 “是啊,一直这样可不行,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杜老板随口一问,却忽然点亮了龙小川心里的希望。

 他马上想起了父亲提出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计划,寨子里穷,没有资金去推动实施,可杜老板有钱啊!

 看人家玩篮球赛挥金如土的样子,说服他给雷寨投个百八十万应该没问题吧?

 于是就在这车上,龙小川化身推销员,向杜老板贩卖雷寨的未来。

 为了佐证电商助农切实可行,他还拿出了前日喻妍首次直播带货的成绩和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