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太子朱标逝世,朝廷好不容易稳定的格局又有波澜了,说不定啊,天下又要动乱了。”朱拓煞有其事的分析道。

 侍卫吕青面不改色,他对朱拓这种危言耸听的言论早就见怪不怪。

 可听到这话,朱元璋眼睛顿时猛然一怔,一旁的李文忠眼眸微眯。

 这朱拓好大胆,竟敢妄言朝廷大事!

 而且还危言耸听!

 朱元璋脸色变幻几次,然后沉声道:“岭南消息闭塞,朝廷很多政令传不到这里。在我看来,现在天下初定,朝局稳固,整个天下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难道你觉得,当今大明有人要造反吗?”

 说到这里时,朱元璋心已经冰凉一片。

 倘若朱拓的回答不能让他满意,恐怕下一秒这位铁血皇帝,就要暴走了。

 没想到朱拓摇摇头,说道:“这是什么话?大明灭元廷,恢复汉族荣耀,是大势所趋,千古功绩!虽然现在大明律严苛,但是乱世用重典,也是很合理的。”

 听到朱拓的话,朱元璋脸色稍缓,又问道:“那你说要天下大乱……”

 朱拓叹口气,道:“如果我大哥不去世,那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可是现在大哥去世了,大明帝国的存续怎么办?”

 朱元璋不由的点点头,这也是困扰他的最大问题。

 朱拓道:“我想,父皇会不顾一切的扶持侄子朱允炆上位,到那个时候,会为他铺平一切道路。那些骄兵悍将大多是不服气的,恐怕父皇会再一次大开杀戒。”

 朱元璋瞳孔一缩,朱拓的话倒是不假。

 因为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他心中已经有这个打算了。

 那些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人,各个功勋卓著。

 但是也让这些人养成了一股子骄兵悍将的风气。

 除了自己以外,唯一能够压得住他们的只剩下儿子朱标,可惜朱标早早离世。

 所以为了孙子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他要将这些障碍和不稳定因素一一清除。

 朱元璋没有想到,朱拓竟有如此见识。

 朱元璋缓缓道:“既然皇上出手要为朱允炆铺路,那有什么可担心的?”

 朱拓点点头,带着几分可惜说道:“朱允炆能当皇帝吗?当不了,他没这个能力知道吧。不是我说,朝廷里面有几个服他的,他能镇住谁,以后肯定会起波澜。”

 朱元璋心头巨震,他实在想不到,朱拓十三岁离京,这三年一直窝在岭南。

 他哪来的信心说这种话。

 朱元璋道:“只要皇帝给他铺平道路,大臣们就算心中不服,也不敢造次。”

 朱拓想了想,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全说了也不要紧。

 “主要是大侄子想削藩,可是他的那些叔叔们南征北战,一个个本事大的不行,哪一个愿意削藩?”

 “削藩?”朱元璋眉头一皱,他将子嗣分封全国各地,拱卫京都,就是为了保大明的千秋万世。

 另外,也是为了自己这些儿子留下一份家业,好让这些儿子的后代好好活下去。

 朱元璋缓缓道:“你这是危言耸听,我在京城根本没听到过这样的传闻。”

 朱拓笑了起来,满不在乎的道:“朝廷的事谁说得准呢?反正也波及不到岭南,我就在这里好好当个富家翁,就算外面洪水滔天,也不关我什么事。”

 说着话,朱拓拿着一根牛大骨,道:“吕青,给我掰开。”

 吕青应了一声,双手拿着牛大骨,猛一用力,牛大骨咔嚓一声从中间断开。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咂舌不已。

 好一个壮士。

 但是这么厉害的壮士竟然跟了朱拓,真是暴殄天物啊!

 朱拓可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嘿嘿笑道:“本王自幼喜欢结交朋友,咱岭南物产丰富,你们既然好不容易来一趟,这样吧,这里正好有点新奇的玩意,让两位见识见识。”

 “哦?”朱元璋皱眉。

 朱拓让吕青拿来一个五彩斑斓的瓶子。

 “这是?”

 朱元璋不解。

 朱拓笑道:“你看这瓶子啊,它又大又圆,你看这表面啊,它又亮又光。这可是岭南的特产,从极南之地挖出来,又经过一百三十八道工序,烤制的纯天然琉璃瓶,二位不妨仔细看看。”

 朱元璋这才细细打量起来。

 这琉璃瓶晶莹剔透,通体没有任何杂质,更重要的是,这上面还绘制着花纹,这花纹就像是在里面一样,看上去活灵活现。

 朱元璋敢保证,就算是大明最有名的工匠,也制作不出来如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