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要做的事情很多,战后要做的事情更多,这次取回了漠南地区,自然是要设立郡县的。漠南地区的疆域堪比河套地区,而这么庞大的疆域,人丁稀少,并且大多是塞外人口。

 所以说,管理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

 除去内政,军事上也不能松懈。

 蒙古的马哈木需要时间,让他能腾出手来去征服其他蒙古部落。

 可是大明同样需要时间,去消化那些占领的疆域。尽快的将大明文化传播出去,去同化那些蒙古人,让他们不再视大明人为敌,而是要视大明为主。

 还有通商,只要商业流通起来,各类物资不断交换,大明才能将触手伸向草原深处,扼住草原诸族的经济命脉。

 “蓝将军啊,草原乃是宝地啊,这里必须是要好好经营的……绝对不能荒芜……”

 今天是蓝玉离开的日子,朱拓特意为他送行。

 蓝玉皱着眉头,摇头道:“草原一望无际,本就是蛮夷之地,语言风俗与大明有异。咱们大明刚立国时,曾想着经营河套地区,可是经营起来很麻烦,官吏也管不住那些胡人。”

 蓝玉想不明白,看似朱拓对什么都不在意,可是仔细研究朱拓的做事风格,就很清楚的发现,朱拓对疆域有一种偏执。

 似乎一直想要扩大大明的版图。

 在岭南时是这样,攻打蒙古时也是这样,甚至在晋地还与燕王朱棣有信件往来,商谈攻打朝鲜一事,只不过担心朝廷不答应,这才作罢。

 朱拓得意的说道:“蓝将军,你意思是说,父皇搞不定的事情,要被本王搞定了?本王比父皇更厉害?”

 蓝玉脸黑了黑,他的话重点是这个吗?

 主要是蒙古地区不好治理。

 “本王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是如今不开疆扩土,以后子孙会骂咱们的。咱们大明啊,绝对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集中一切力量干大事,把疆域变得大大的,让太阳在大明境内永不落下。”

 “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哈哈,反正你在边境好好干吧,本王最近在捣鼓火药,等什么时候研究出了红衣大炮、燧发枪,首先交给你使用。”

 “那是什么东西?”

 朱拓沾沾自喜道:“是一种威力特别巨大的武器,有了这武器,别说是奇袭蒙古了,你甚至能带着五千人奇袭佛朗机,打的佛朗机人抱头鼠窜。”

 蓝玉摇了摇头,说道:“佛朗机距离大明有数千里,真要带着士卒去那里,恐怕还没抵达,就已经死伤大半了。”

 “这就涉及到大航海了……算了,本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但是你记住,今后咱们大明会不断的开疆扩土,需要能征善战的武将。”

 “嗯。”

 与蓝玉一同离开的,还有几十个儒生,这些儒生算是分到漠南当官吏的,同时也负责教化一事。

 朱拓看到他们不知所措,眼眸中还流露出浓浓的害怕,便宽慰道:“本王知道你们各自的想法,你们在京城不受重视,便想要去塞外寻找晋升的机会,可是塞外条件艰苦,你们心中很担忧。”

 “不过本王想告诉你们,你们身上肩负的任务很重,不单单是管理治下的百姓,更重要的是教化。这个教化,比抵御外敌更重要,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

 朱拓说的很认真。

 但是这些儒生更害怕了,因为据知情人透露,每当肃王认真说事情的时候,往往就是要给你挖坑了。

 “等有朝一日,你们返回京城时,本王摆下酒宴,为你们庆功。”

 众人赶忙拱手行礼,口中称道:“不敢。”

 看着蓝玉一行人的背影,朱拓一脸感慨,自我夸赞道:“如果后世有历史课本,那么对今天本王的评价,大概就是掀开了明朝文化大传播的新篇章啊!”

 吕青想不明白,为何朱拓如此热衷教化。

 送别他们后,朱拓又去了炼丹的地方巡视一圈。

 如今经过一个月的发展,工棚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了,那群道士炼丹也变得熟稔了,不会动不动就哭着喊着要回家。

 看样子,应该是认命了。

 当然了,随着实验数据的完善,火药的威力越来越大。

 好在他们的保护措施齐全,这才没有出现炸死事件。

 可即便如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个个也是吓的腿软。

 受限于当前的实际,朱拓虽然知道科学的方向,可是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才能见效,非一日之功。

 杨荣和石景同两人负责理论知识,道士神棍们负责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科学之路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朱拓这般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