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一脸无所谓的朱拓,朱元璋皱眉,这也叫难受?

 算了,这逆子向来无法无天……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平息心中的火气,看着朱拓说道:“刚才你说,不想在京城这地方待了?”

 “对,这烂怂应天城……”

 瞧着朱元璋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朱拓熟练的改话道:“其实儿臣也舍不得父皇,主要是岭南情况危急啊,儿臣听说,那些土司不死心,妄想再度劫掠岭南,所以需要儿臣回去坐镇……”

 朱元璋眯了眯眼,问道:“你领兵能力如何?”

 朱拓咧嘴一笑,自夸道:“在岭南,儿臣敢说领兵能力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朱元璋和徐达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满意之色。

 皇子出身,身份高贵,能镇住晋地那些官员和将领;年轻力壮,有精力查清楚朱棡暴毙一事;最重要的,还有领兵能力,能够应对北方蒙古的侵袭。

 朱元璋夸赞道:“不错不错,朕很看好你,不错,过几日你就可以离开京城了。”

 朱拓一愣,这件事就这么妥了?

 朱拓来的时候还在想,要和父皇磨叽几次,说不定父皇才会同意。

 结果……就这么简单。

 “父皇,那找个吉祥日子,给儿臣定亲后,儿臣就回岭南吧?”

 “你三哥刚病逝,现在定亲不合适吧?”朱元璋摇摇头,再次说道:“再者,你这一身能力,要是回岭南那旮旯,岂不是要被埋没了?”

 “啊?那父皇的意思是?”

 “朕打算把你派到晋地,担任巡抚大臣,调查你三哥死因一事,你觉得如何?”

 闻言,朱拓立马跳了起来,瞪大眼睛道:“父皇,您莫不是在说笑吧?儿臣是岭南的藩王,让儿臣去晋地,这算怎么一回事呢?”

 “莫不是你不敢?你从前不是天天叫嚣着,有朝一日要和蒙古干一架吗?现在朕给你这个机会,你却要当起了缩头乌龟?”

 朱拓眉头皱了起来,晋地生乱,确实会对大明有一定的影响……

 可是,自己去晋地又能做成什么事呢?

 朱拓有些迟疑的说道:“父皇,儿臣年纪轻轻,就算是到了晋地,恐怕也镇不住晋地的文臣武将吧?算了,要不还是让别人去吧。”

 朱元璋想也不想的说道:“朕给你钦差的名头,负责晋地的一切事宜,如何?”

 “要是他们不认呢?”

 “取朕的天子剑!”

 朱元璋示意让太监将天子剑交给朱拓,严肃的说道:“朕赐你天子剑,在晋地可便宜行事,若是有人反对你,可先斩后奏!”

 朱拓接过剑,顿时激动了起来。

 有这把剑在,自己岂不是可以在晋地作威作福?

 徐达在一旁劝道:“其实老臣明白,肃王殿下看似顽劣,实则忧国忧民。肃王殿下有勇力,在岭南时,能够以五千兵马,冲杀了安邦彦的两万人马……肃王殿下还有谋略,短短几年,就将岭南治理的犹如世外桃源。”

 闻言,朱拓顿时咧开了嘴,拍着胸口说道:“不错,不错,还有呢?”

 徐达嘴角一抽,继续夸赞道:“如今晋地的情况,与当年岭南何其相似……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有塞外蛮夷作乱,值此危难之际,唯有肃王殿下能担此大任啊!”

 “真是说到本王心坎里去了。”

 朱拓大笑,说道:“算了,父皇,就让我去吧,用不了多少时日,儿臣就率领晋地士卒,一举攻破蒙古大营。”

 徐达连忙提醒道:“肃王殿下,此次让您去晋地,不是去打仗的,主要是查清楚晋王的死因。还有,就是安抚晋地的百姓……”

 “本王知道。”

 朱拓大手一挥儿,坚定不移的说道:“三哥的死因一定和蒙古脱不了干系,所以儿臣要率军去干蒙古。另外,只要把蒙古干趴下了,晋地的百姓自然就安生了,对不对?”

 “所以,在儿臣看来,干翻蒙古才是大事。”

 闻言,朱元璋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怀疑,这玩意去了晋地,真的不是去捣乱的?

 “不过,父皇,本王势单力薄,晋地又是边境之地。所以,本王想向父皇讨一人。”

 “蓝玉是吧?”朱元璋冷笑。

 “父皇果然聪明啊。”

 “不可。”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你本来就无法无天,要是再加上蓝玉……恐怕就不是去查明真相了,而是要率军和蒙古决战了。”

 “呃……可本王手中没有顺手的将领,要是蒙古侵袭,儿臣又该如何应对呢?”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