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财政崩溃,才使得大明不管是平寇,御虏,还是赈灾,都显得力不从心。

 国内的乱子越来越大,辽东还有悍夷窥视神器,不断的寻找时机入寇,打击大明。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这才使得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势力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直到甲申天变,闯王入京,崇祯自缢,为大明朝划上了一个句号。

 可是,现如今随着和蒙古之间的战事吃紧,宋庭这边原本还算宽裕的财政,也是逐渐开始显现出紧张来。

 这也是为什么贾似道非要推行公田法,进行改革的原因所在。

 ……

 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一路狂奔,穿过宽阔的街道,冲散街道上的人群,一路来到了皇城外的枢密院门口。

 驿卒翻身下马,高举手中的信函,大声喊道。

 “八百里加急,广州急报!”

 “快去禀报枢相!”

 “八百里加急,广州急报!”

 “快去禀报枢相!”

 “……”

 枢密院守门的禁军同样不敢阻拦。

 就这么放这名驿卒冲入了枢密院内。

 再然后,广州水师讨贼战败,海贼突袭攻入广州的消息,便在临安城内传开了。

 ……

 贾似道作为朝中重臣,身兼少师,右相,枢密院使等职,甚至还有一个卫国公的封爵。

 其府邸自然是富丽堂皇,丹楹刻桷,奢华非常。

 光是占地一项,就达到了惊人的上百亩。

 要知道的是,这可是在城池狭窄逼仄的临安城中心的上百亩地啊。

 不说别的,光是占地面积,就可见贾府的富贵。

 而贾似道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富贵,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

 哪怕是不说他推行的公田法,推排法,发行关子等利国利民的改革。

 光是鄂州之战,他亲身入鄂州,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乃扫入山之铁骑,退忽必烈之大军,为大宋强行续命。

 就可见贾似道的能力真的很强。

 就连忽必烈都曾经评价贾似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可将贾似道其人能力是何等出众。

 二则是因为他和皇帝的私人关系!

 其姐姐贾贵妃,乃是理宗赵昀的宠妃。

 虽然如今过世多年,但余荫犹在,贾似道能得到赵昀的宠信,和他姐姐绝对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一日,贾似道早早的便起身了,开始准备去衙署处理政务。

 自去年推行公田法以来,公田法广见成效。

 地方社会矛盾缓解,朝廷收入增加,粮价恢复平稳。

 可谓是利国利民之良政。

 只可惜,一个公田法,实在是损害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使得贾似道在朝中受到了不少的攻讦,甚至被污蔑为奸臣。

 对此,贾似道倒也不怎么在意。

 从小受儒家教育长大的贾似道脑子里满是天地君亲师的理念,他只知道,自己做臣子的,要对得起官家对自己的看重。

 年轻时候的贾似道并不成器,贪玩张扬,骄奢淫逸,并没有多少心思在读书上。

 靠着父辈的余荫,才做了一个籍田县令。

 直到他的姐姐成为官家的宠妃,贾似道才在官途上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哪怕当时的贾似道还有些小孩心性,表现的很不成器,皇帝也是对他予以重任,信任非常。

 这种来自君父的信任,让传统文人出身的贾似道,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所以,贾似道才会扛着巨大的压力,要去推行公田法,推排法。

 但是,虽然公田法就目前来看成效卓著,但仅仅只是试点推行,便迎来了极大的反扑。

 若真要彻底推广到整个大宋,所要面临的压力简直不敢想象。

 贾似道知道,自己的公田法如果想要推行全国,或许将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去执行的艰巨任务。

 换句话说也就是,公田法的未来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推广的艰难,是故短时间内,公田法也没办法改变大宋所面临的财政危急。

 为了解决大宋目前所面临的财政危急,贾似道冥思苦想之后,脑子里隐约有了个思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