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军能因为仿制靖海军的火器,而增强自己的战力,对靖海军来说再好不过。

 就目前来看,蒙古才是大宋和靖海军共同的敌人。

 真正需要为此头疼的该是蒙古人,而不是靖海军。

 至于说怕不怕大宋用靖海军给的火器反过头来对付靖海军……

 怎么说呢,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军火叫做“外贸版”军火。

 靖海军给大宋的军火,就属于是大宋特供外贸1.0版本。

 火枪是最原始的火绳枪。

 火炮也是残次品中的残次品。

 虽然在这个时代依旧属于是最尖端的火器,但和靖海军的自用版肯定是没办法比的。

 支持大宋抗蒙归支持,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李崇心中还是有数的。

 一但真正的危及到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李崇翻脸比翻书还快。

 赵祺听闻此言,捋着胡须说道。

 “好啊,好啊,卿家忠心可嘉,大宋一定不会忘记卿家的功劳的。”

 李崇也只是开口说道。

 “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

 虽然客套很虚假,但却很有必要。

 大宋和李崇都不约而同的想要保持脸面上的和谐。

 ……

 朝会结束后,李崇带着贾似道,叶梦鼎一起去验收靖海军觐献给大宋朝廷的火器。

 除去这两人之外,随行的还有一名小太监,名叫方汇,是赵祺身边的亲信。

 赵柔也想跟着,被贾似道给训回去了。

 李崇对此也没说什么,舅舅是半个亲娘可不是说说而已,贾似道训赵柔,李崇可没立场插嘴。

 李崇换了一身常服,骑在马背上,显得英姿飒爽,气度非凡。

 贾似道和叶梦鼎各自乘轿,而方汇则是骑马跟在李崇身边。

 贾似道从轿子里探出头来,开口对李崇说道。

 “前段时间,荆湖制置使吕文德也派人抵达临安,向朝廷献上了一批他们自己仿制的火炮。”

 “威力和质量都还算不错!”

 “朝廷这边也是组建了一个军器局,开始着手仿制,现已经颇见成效。”

 “只是不知道靖海军献上来的火炮和大宋自己仿制的火炮相较起来,威力如何啊?”

 李崇闻言,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开口说道。

 “待会儿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说这话的时候,李崇表面上神色不显,但内心中却是多少有些不屑。

 现在靖海军对于火炮生产技术再次进行了改进升级,现在兵工厂那边已经开始用上了工业化生产制造的手段。

 铁模铸炮由于铸造出的火炮质量太差而被放弃。

 靖海军的兵工厂开始用上了更先进的砂模铸炮,以及内模水冷的加工工艺,可谓是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先是用砂模来制造炮模,将火炮整体浇筑成型之后,再使用内模水冷的技术,消除火炮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砂眼气泡,以及让炮身内外同时冷却,以免炮身皲裂……

 重重手段相加,都是进一步增加炮身强度。

 等炮身整体浇筑成型之后,再使用水力机床来对火炮的炮身进行切削打磨。

 将火炮进行精细化处理!

 这样的铸炮技术,哪怕是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纪早期,那也依旧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铸造法。

 使用这样的铸炮法铸造出来的火炮,又岂是大宋靠纯手工仿制出来的那些火炮可以比较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双方压根就不是一个层级的。

 贾似道能从李崇的话语中感受到浓浓的自信。

 不过,他倒也不觉奇怪。

 因为,靖海军向来都是以火器犀利而闻名的,李崇要是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那才是奇了怪了。

 一行人很快就行至了大宋在临安城外的一出空地上。

 靖海军觐献给朝廷的二十门火炮,五百只火枪已经提前卸货,然后运输到了这里。

 二十门火炮一字排开,黝黑的炮身,黑洞洞的炮口给人以莫大的威慑。

 李崇这次觐献给朝廷的火炮,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十斤野战炮。

 当然了,在靖海军这里是野战炮,可放在大宋这边,却是实实在在的重炮。

 要知道,大宋自己仿制的那些火炮,按照李崇的眼光来看,连轻炮都算不上,最多只能算是大号火枪。

 可即便如此,大宋自己仿制的那些火炮,也被他们当成的宝贝疙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