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揉了揉眉心,白净的面皮上闪过一丝无奈,然后开口说道。

 “开设榷场啊……”

 “话说吕文德准备在襄阳开设榷场,和蒙古人互市做什么生意?”

 师爷略微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回禀枢相,按照吕置制的说法想要开榷场购买马匹,以扩充我大宋的骑兵力量。”

 贾似道眨了眨眼睛,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蒙古人愿意向我大宋贩卖马匹吗?”

 师爷摇摇头说道。

 “回禀枢相,学生不知。”

 “但按照吕置制的说法来看的话,蒙古人应该是想要用马匹来换我大宋的丝绸。”

 “蒙古的高层这些年虽然战功卓著,但生活作风却是也开始逐渐变得奢靡享受了起来。”

 “这些年以来,蒙古人对丝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光靠走私无法满足其上层的需求……”

 很显然,宋蒙之间的走私生意是一件公开的秘密,贾似道对此肯定是心中有数的。

 贾似道闻言,脸上的表情较为复杂,十分明显的不相信。

 他有些不相信蒙古的高层竟然如此短视,为了一些丝绸就要向大宋贩卖马匹。

 难道蒙古人不知道他们向大宋贩卖战马,那是在资敌吗?

 蒙古人当真如此愚蠢?

 但是,沉思一阵之后,最终贾似道还是开口说道。

 “罢了,给吕文德去信,让他去尝试一下吧。”

 “榷场可以开,但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能让蒙古人趁虚而入,突破大宋的荆湖防线。”

 “他吕文德也是一个老将了,这样的事情相信他是可以拎得清的,不会让本相失望。”

 历史上,宋蒙襄阳之战的开端,便是以襄阳榷场的设立为导火索的。

 蒙古人借着设立榷场为借口,在襄阳城外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营盘。

 而大宋这边为了能够从榷场获得马匹,对于蒙古人的小动作一直都是再忍让。

 直到营盘修建成型,蒙古人大军围城,大宋这边才反应过来,蒙古人没准备和大宋开榷场。

 而是准备要图谋大宋的襄阳城,图谋大宋的襄阳防线。

 只是,等到大宋反应过来之后,蒙古人对襄阳的包围圈已然成型,大宋这边再想要做什么,便也都来不及了。

 此时的贾似道未必没有意识到在襄阳开榷场的危险,只是对战马的渴望,压住了他的理智。

 大宋和蒙古比起来,在骑兵这方面实在是太吃亏了。

 师爷抱拳领命。

 贾似道伸了个懒腰,出门坐上轿子便往皇宫而去,准备要去求见赵祺。

 将招安靖海军的事情敲定下来!

 ……

 咸淳元年五月底,大宋招安靖海军的圣旨由快马一路送到了广州。

 李啸在广州城外设立香案,然后便准备当众接旨。

 此次大宋朝廷派来宣读圣旨的,是赵祺的老师叶梦鼎。

 其实宣读圣旨之事,贾似道本来是想要安排程元凤这个政敌去做。

 借此好好的打击一下程元凤的威望的。

 但是没奈何,赵祺对贾似道虽然信重,却远不如赵昀对贾似道的那般信重。

 赵祺为了平衡朝堂,便没有同意贾似道的要求。

 而是将宣读招安圣旨的任务,交给了曾经辅导过自己学问的老师叶梦鼎。

 想要将叶梦鼎扶持起来,让他变成朝堂上的第三股势力,借此来平衡贾似道和程元凤的党争。

 为他这个新君在朝堂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去宣读招安圣旨的事情,对于曾经一力主战程元凤来说是羞辱,是对其威望的打击。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其实完全可以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功绩。

 贾似道对此也只能默认吃了个哑巴亏。

 被叶梦鼎摘了桃子!

 对此,他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的大宋,说白了依旧是官家的大宋,赵祺虽然是新君,可新君也是君。

 君和臣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

 赵祺决定了的事情,贾似道虽然是个权相,但也无力更改。

 “见过叶相公!”

 见叶梦鼎一行人行至广州城外,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钦差队伍,李啸上前去作揖招呼道。

 叶梦鼎从轿子中钻出,上前一步,搀扶住李啸的手臂开口说道。

 “哈哈,节帅不必多礼。”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