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成型的僧伽镇主城区居住着将近20万人,这些人的生活污染,还有上游焦炭发电厂的污染已经开始出现蔓延的趋势了。

  负责规划的老头老太太们是真正懂行的,他们在设计之初就把那些高污染钢铁厂一杆子支到了几十公里之外。

  专门为他们寻找了地势较高的位置,然后预留了污水处理厂的位置。

  就等法兰西人的资金到位,去建设几座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然后通过天然水道进行污水排放。

  现在法兰西人消极怠工,第一座污水厂还是僧伽镇自己筹钱建设的。

  但是僧伽镇的发展太快了!

  本地人反而无所谓,相比环境损失,能赚到钱养活自己的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河里没有鱼了有什么关系,过去有鱼吃也经常饿死人。

  那些老人帮忙规划的排污水道附近无法种植粮食,但是有专门的植物隔离,离开那些排污水道的范围,土地还是能够耕种的。

  粮食有保证,又能挣到钱,这是中非人过去难以企及的生活。

  谁会在意那一点点污染?

  本地人无所谓,准备彻底扎根的乔老板就不行了。

  他是经历过国内阵痛期的,以环境换发展是穷困国家的必经阶段。

  但是有条件的情况下,乔加还是觉得得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保持下去。

  大自然拥有强大的代谢能力,中非的自然环境更是得天独厚。

  只要能人为的介入其中,就能控制住污染的蔓延。

  乔加外挂升级后获得的‘净水器’,就是他想到的最好办法!

  没有那种‘超级电池’,无法制造小型化的净水器也不要紧,设备大型化刚好符合僧伽镇的需要。

  现在那些小型的钢铁厂都有自己的焦炭发电机组,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能满足工厂社区的用电需求。

  当然老百姓的用电量也不大,家里有个灯亮着大家就满意的不行。

  把净水器安装在工厂排污的水道前端,就能解决大部分的水污染。

  前期先用焦炭发电厂的电力顶着,未来北边的油气资源被开采出来,使用天然气发电就能满足乔老板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需要。

  到时候僧伽镇的居民10万人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有个三五座就能解决生活污水的问题。

  解决了水的的问题之后,中非的气候和植物就能对冲一部分空气污染,给乔老板说服那些土鳖升级设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人家投了几十万美元,现在刚看到回头钱,乔加也不能让他们推倒重来。

  只有在天然气的运用被他们理解和认可之后,才能说服他们升级自家的设备,放弃煤炭焦炭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

  乔加蹲在码头边缘,看着水面上肉眼可见的油污和生活垃圾,他站起来对着不远处的僧伽镇镇长莲诺尔勾了勾手指……

  “这里的情况还不错,比我预想的都要好,不过有些事情伱们还是要注意一点。

  城市垃圾、污水、油料污染这些都要想办法解决。

  光修路盖房子没用,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得有一套自己的运转体系。

  打电话给老朱,联系那些老头老太太,他们都是专业的规划人员,设计之初就应该对城市的功能有想法。

  人家又不要钱,该学习就得去学习。

  记得带点土特产过去,那些老头老太太的能量很大,面子给足了什么都好说。”

  看到莲诺尔记录了自己的话,并且表示马上就派人去华国进行学习……

  乔老板转身找到了乔梁,搂着他的肩膀,指着那些水泥船笑着说道:“这是你的手笔,还是北方工业的手笔。”

  乔梁一听,笑嘻嘻的说道:“刚果那里正在闹骚乱,北方工业的人去那儿的时候碰了一个钉子,人还被困住了。

  他们不方便跟你联系,所以给我打了电话。

  那时候你在中东那边忙活,我也没有办法处理这种问题,所以干脆找了一艘船,把北方工业的人都拉到了中非的首都班吉。

  我让他们先对沿途的水道进行了测绘,把适合建立码头的地点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

  测绘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的人对阿菲卡的气候了解有限,所以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没有一两年都结束不了。

  不过我觉得建设码头的事情可以慢慢来,造船可以先进行。

  所以我就跟中非的总统弗朗索瓦沟通了一下,跟北方工业合作,投钱在班吉那里搞了一个造船厂。

  前期都是这种200吨左右的水泥船,发动机之类的东西都是从国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