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与赵辰的交情并不深,他哪里能看出来这书信上的字迹到底是不是赵辰的。

 连皇帝都没有说话,那必定是皇帝也没有看出来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戴胄只知道,昨日李泰让忘忧包子铺里的那些个伙计在书信上摁下了手印。

 至于书信的内容是什么,戴胄是毫不知情。

 现在想来,那些书信应该就是眼前呈给皇帝的所谓“暗通吐蕃”的信件。

 “陛下,赵辰为我大唐社稷付出了不少心血,他怎么会暗通吐蕃?”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请陛下明察。”戴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泰。

 但是他相信,赵辰一定不会跟吐蕃有任何的关系。

 李泰这摆明了就是要把赵辰置于死地。

 为了对付赵辰,李泰的手段可是下作的很。

 “戴少卿的意思是,赵辰不会暗通吐蕃,那便是本宫在陷害他赵辰?”

 “微沉不敢!”戴胄赶紧辩解道。

 “父皇,此事是真是假,一审便知。”

 “父皇,儿臣请父皇准许,在朝会上亲审此案,百官亲眼所证,忠奸好坏,必定无所遁形。”李泰与皇帝说道。

 他今日来这里,就是想让皇帝在朝会上审理此案。

 百官面前,皇帝想要徇私的可能性极少。

 而且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赵辰将会受到的惩戒必定更为严重。

 叛国通敌,便算是皇帝忧心饶赵辰一命,百官们也不会应允。

 如此一来,赵辰必死无疑。

 李泰如今最大的念头便是要彻底弄死赵辰,否则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倒霉。

 皇帝坐在上首,眉头紧皱。

 他已经感觉到事情有些脱离自己的掌控了。

 叛国通敌,皇帝是不相信赵辰会这样做的。

 只是眼前证据确凿,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否决李泰的要求。

 “陛下,臣觉着……”

 “戴少卿,证据确凿,你还在为那赵辰狡辩,难道此事你也有参与?”李泰打断戴胄的话,面露不善之色。

 “臣不敢。”戴胄叹息一声,便是不再言语。

 “父皇,此事人证物证俱在,已经不简简单单是包子吃死人的事情。”

 “此事事关我大唐社稷安危,还请父皇忍痛割爱。”李泰与皇帝朗声道,脸上尽是正义之色。

 甘泉殿陷入安静之中。

 周围负责伺候的太监连呼吸声都小心的屏住。

 看着皇帝有些阴翳的眼神,他们也知道,此事让皇帝很是不快。

 “既然证据确凿,那便以太子所言,初八早朝,便专注审理此案。”良久之后,皇帝才缓缓说了一句。

 算是同意李泰的请求。

 李泰心里大喜过望,忙道:“父皇,赵辰与此案关联重大,应当立即将其拿下,以免他闻风而逃。”

 皇帝看了眼李泰,挥挥手,并未再说一句话。

 ……

 李泰走了,虽然皇帝没有同意说把赵辰给羁押起来。

 但皇帝同意在朝会上审理此案,李泰还是很高兴的。

 这一次,李泰有信心彻底拿下赵辰。

 甘泉殿内,皇帝看着戴胄,什么话也不说。

 “陛下,臣告退了!”戴胄见皇帝没有话问自己,便想着离开这里。

 这个消息,还是要传出去给赵辰知道。

 虽然自己与赵辰有过节,但是赵辰确实为大唐百姓做了不少事。

 戴胄不忍心看赵辰被人陷害了还蒙在鼓里。

 “戴卿,你觉着,赵辰会叛国通敌吗?”皇帝开口,喊住了转身就要走的戴胄。

 戴胄回过身来,望着皇帝,便见皇帝也望着自己。

 “回禀陛下,臣觉着,若说赵辰会通敌叛国,那么我大唐人人皆可通敌叛国。”

 “臣与赵辰是有过节的,但是臣深知,赵辰绝对不会叛国通敌。”

 “否则我大唐百姓哪能吃的这么饱?”戴胄与皇帝拱手道。

 戴胄觉着,不说别的,若是没有赵辰,大唐的百姓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虽然赵辰说那些水稻种子并不是出自他的手。

 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赵辰真要是叛国通敌,还会将此等宝物拿出来?

 可明知道这是李泰在故意陷害赵辰,戴胄也不敢往这边说。

 便是戴胄也是极为好奇。

 两位太子都针对着赵辰,作为一代明君的子嗣,肚量竟是如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