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在前院与李若霜她们二人分开,一路上悠悠荡荡的往李靖的书房走去。

 李靖的书房赵辰去过几次。

 虽然不说是轻车熟路,但也不至于迷路。

 沿路上四处看了眼国公府内的风景,即便不太繁华,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走走停停,也是花了半柱香的功夫,赵辰才来到李靖的书房。

 敲了敲门,没有人搭话。

 赵辰便轻轻的推门,便见前方李靖埋着头,正在纸上写着什么东西。

 “岳父大人?”赵辰轻声唤了句。

 李靖这才听到声音,抬头看向门口,见是赵辰,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赵辰,你怎么有闲暇过来此地。”

 “不是您说今天来府上赴宴吗?”赵辰笑道。

 “哦,对对对,是,老夫昨日让仆人邀你过府,这人老了,记性可就真的不行了。”李靖显然才回过神来,拍拍额头,哈哈大笑。

 “来,先坐着,喝茶的话自己倒,老夫这边还剩一些没有写完。”李靖让赵辰坐下,自己又拿起笔来。

 赵辰也不再说话,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端着茶杯,便在李靖的书房里逛了起来。

 书房的书极多,不过多是一些记录古代战争的书籍。

 有不少早已失传的孤本,竟也能在此处寻到踪迹。

 赵辰一眼就看到记载中早已失传的《兵法三篇》。

 这书是当年西汉开国将领韩信,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共同写出的军事著作。

 只是这书,传说是在西汉内乱之际,刘氏诸王绞杀吕氏族人时候,就应该遗失了。

 没想到,今日竟然看到了这书。

 赵辰随便翻看了几下,心里便断定此书的真实性。

 拿着书,正想问一问李靖此书的来历。

 回头就看到,李靖正皱着眉头,双眼紧紧盯着桌上写满墨字的纸。

 似乎在考虑什么东西。

 赵辰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立刻说话。

 “这样不妥。”

 “不应该是这样。”

 “这样一弄,总感觉哪里有些不足。”

 李靖摇着头,又在那自言自语着。

 眼神依旧是落在桌上。

 这老头不会是疯了吧。

 赵辰心中暗想。

 走到李靖旁边,在小凳子上坐下,小声道:“出什么事了?”

 李靖听到声音,慢慢回过神来,看着赵辰,皱眉道:“老夫正在写兵法辑作上卷,写的是将务兵谋。”

 “但是这样写,总感觉有些奇怪,但是自己又看不出来。”

 “兵法?卫公兵法吗?”赵辰一愣,脱口而出。

 “什么卫公兵法?老夫这才刚开始写,你就连名字都给老夫想好了?”李靖听的也是一阵愣神。

 这兵法才写上卷呢,赵辰就已经给自己连名字都起好了?

 卫公兵法?

 嗯,名字倒也不错,以后还可以省了自己想名字的时间。

 “我瞎说的。”赵辰自觉说的太多,让李靖都感觉到了奇怪。

 “对了,您觉着哪里有些奇怪?我可以帮忙看看。”赵辰赶紧转移话题。

 “也对,你在松州的表现,满朝文物都是赞不绝口,陛下也说,若非是你,松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夺回来。”

 “赵辰你很有天赋,可惜就是太过惫懒。”

 “不过也好,你就帮老夫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李靖点头,起身将自己的位置让给赵辰。

 松州一役,虽然赵辰并未亲自上前线。

 可若非赵辰突然搞出来那些个轰天炮,现在松州城估计都还在吐蕃人的手里。

 轰天炮相当于一个杀手锏,也是谋划的一部分。

 李靖现在倒是有些期待,赵辰能不能帮自己看出这里面的不妥之处。

 赵辰也没有客气,能参与卫公兵法这样大著作的创作,赵辰心里也是隐隐有些激动的。

 毕竟这兵法,可真的是流传了千年之久。

 若是以后能在上面写上一个自己的名字,那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在位置上跪坐下,赵辰的目光便落在桌子的纸上。

 “怎么样,可有想法?”时间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李靖心里有些不耐烦了。

 见赵辰依旧动也不动的看着面前的纸,李靖不免有些失望,开口提醒道。

 写这本兵法,是结合了李靖毕生的作战经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