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李世民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竟为黄口孺子所掌控(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辰是早有预料的。

 满润田不是傻子,百官们也不是圣人,背后的交易也不可避免的存在。

 “汉王殿下还是说说吧。”有官员开口说道。

 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情绪有些低沉的赵辰。

 皇帝也发现了赵辰站在太极殿上的模样,好似有些生人勿近的感觉。

 皇帝免不得想起了昨日跟赵辰说的那些事情。

 想来是在赵府跟李若霜谈的并不好,皇帝心里也有些愧疚。

 大唐在这两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场对外战争都会有赵辰的踪迹。

 李若霜心里有怨言也属正常。

 “辰小子你还好吗,要是不舒服的话就先回去休息吧。”皇帝看出赵辰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劝赵辰回去的同时,心里其实也在担忧面前的百官,特别是那些刚才质问赵辰的人。

 “陛下,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等了汉王殿下大半天,汉王殿下迟到这么久就不不说了,现在还让他回去,汉王殿下莫要太过自大。”有官员满脸不悦地望着赵辰。

 “国有国法,汉王殿下辛苦,我们也知道,但是却没有理由让我们在这儿等这么久时间,陛下,高句丽之事不能就这样算了,高句丽使臣还站在这里呢。”又有官员开口。

 让人感觉这里是高句丽朝堂,而非他大唐朝堂。

 赵辰不是大唐汉王,而是被高句丽审讯的阶下囚。

 魏征与房玄龄此刻皆是面色微紧,他们都知道皇帝一定是跟赵辰说了去往高昌国的事情。

 否则刚刚从前线回来的赵辰怎么会是如此表情。

 即便他们没有参与对高句丽之战,也能明白赵辰对于高句丽,那绝对不会是心慈手软。

 更何况是帮助高句丽使臣说话的大唐官员。

 这些人毕竟会让赵辰更加的痛恨。

 而显然这些人并不知道。

 “你们刚才在说什么?”赵辰的目光看向身后,刚才说话的那名官员只觉得心中一寒。

 瞬间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高句丽之战就是我主动发起的,尔又待如何?”赵辰眼神冰冷,目光扫过身后的一众大臣。

 凡事与这种眼神接触的官员,此刻更是忍不住的低下头来。

 他们从心底惧怕赵辰。

 之所以敢说这样的话,无非是现在当着皇帝的面,他们相信赵辰不敢做什么。

 “大唐皇帝陛下,外臣自认高句丽并无悖逆大唐之心,但大唐汉王殿下竟如此对待。”

 “可怜我高句丽数万军民之性命,甚至大唐边境将士之性命,竟全因为汉王殿下的一个想法。”

 “外臣恳请大唐皇帝陛下,为高句丽讨回公道。”满润田及时的跪在地上。

 此刻他也算看清,赵辰在大唐是何等地位。

 仅仅只是回头的一个眼神,就让朝堂百官低下高傲的头颅。

 自己花费重金疏通的大唐官员,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可如今看到赵辰,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满润田,自己也只能略微尽力。

 赵辰从边境归来,渊盖苏文交给他满润田的任务已然完成。

 皇帝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望着赵辰。

 将赵辰从边境召回,已经是他这个皇帝对百官的最大让步,处置赵辰,皇帝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说法,你要个什么说法?”赵辰走到满润田面前,神色之中看不见任何表情。

 满润田瞬间感觉到无比的压力,只是他还想着看能不能让大唐皇帝惩治赵辰。

 “我……”

 “你不会真的以为你自己舌灿莲花,我大唐君臣皆听你之所言。”

 “来人!”赵辰喝令。

 两名禁军应声而入,他们早就看满润田不顺眼了。

 虎视眈眈的望着满润田,只等赵辰一声令下,便立即将其擒拿。

 满润田野意识到赵辰的意图,面上闪过惊慌之色:“大唐皇帝陛下,外臣乃高句丽使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大唐皇帝陛下救命!”

 皇帝微微皱眉,大唐乃信义之国,若是斩了使臣,恐为天下人耻笑。

 可若是放其离开,岂不显得他大唐无能?

 “辰小子,你自己决定。”皇帝把目光看向赵辰。

 满润田一听这话,瞬间脑子就懵了。

 把自己交给赵辰,那自己不是死定了吗?

 “张大人,快快救我。”

 “汉王殿下,下官当真不认识这家伙。”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