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二月初一。

 正月的喧嚣已经过去,两场婚事也在和和美美的气氛中结束。

 休息了好几个月,也该做一些正经事情。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太极殿。

 太极殿上,群臣毕集,皇帝威坐。

 “陛下,沙城前线来报,高句丽大军最近调动频繁,渊盖苏文麾下大将惠真,屯兵沙城百里之外,似有动兵之势。”

 “当初渊盖苏文割地乞和,如今却又调兵,恐有悖逆契约之心。”

 “臣请陛下着派将领,统兵防守。”太极殿的宁静被魏征打破。

 皇帝点头。

 这是他与魏征商量好的。

 由魏征牵头,然后选派赵辰领兵去往边境前线。

 如今已到二月,冬季的冰雪也开始慢慢消融。

 当初与群臣的赌约现如今也可以开始践行。

 高句丽不灭,渊盖苏文不除,大唐便休想安宁。

 “诸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皇帝目光扫过太极殿一众官员。

 百官皆是皱眉。

 他们想到了当时皇帝与百官的赌约。

 “陛下,既然渊盖苏文贼心不死,我大唐自当不会再容忍,申请派遣将领,统兵备战。”有官员开口说道。

 “派遣将领,统兵备战可以,但若是渊盖苏文并没有对我大唐动手,可千万不能主动出击。”

 “我大唐乃仁义之国,不可落人口实!”又是一名官员,站出来,与皇帝说道。

 这样的话皇帝都听腻了。

 也没有出口反驳。

 “汉王,你怎么看。”皇帝把目光看向赵辰。

 今日赵辰可是难得的上了一次朝。

 百官们心里很清楚,皇帝问赵辰,那就是想指派赵辰统领大军。

 不过这也跟他们之前与皇帝的赌约一致。

 “既然渊盖苏文贼先不死,那这次彻底让他死就是!”赵辰的声音响荡在太极殿。

 虽然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但百官听在耳中,就是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陛下这……”

 “你说的在理,渊盖苏文若是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那也就没事,说是他不想过日子,那就不要留他。”

 “传朕旨意,令汉王赵辰统帅三军,苏定方为副帅,正说我大唐北疆,其余将领,只有汉王任意调度。”

 “各州各县,务必全力配合。”官员反对的声音还没说出来,皇帝便一锤定音,直接让赵辰领军。

 “臣遵旨。”赵辰拱手与皇帝行礼,而后便转身离去。

 压根不给大臣们反对的机会。

 赵辰也是懒得与这些官员们扯皮。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出了长安,那就是他赵辰挥斥方遒的时候。

 “陛下,让汉王殿下领兵,他要是主动攻击高句丽大军……”

 “汉王会有分寸的。”皇帝开口说道,面露不悦之色。

 其余官员想反对,但眼下赵辰已经出了太极殿。

 他们总不能去把赵辰追回来。

 毕竟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

 太极殿陷入一片安静之中,皇帝心里略微有些满意。

 虽然百官们心里反对,但在明面上谁都没有说话。

 “上次让兵部制作的口粮准备怎么样了?”皇帝又问起了兵部的事情。

 自从从赵辰那里要到了炒面粉的方法,皇帝便让兵部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

 为的就是可以多做一些口粮出来。

 “回禀陛下,这半个月来,兵部上下都尽心尽力,大概可以支撑五万人,半个月的口粮。”李靖不在长安,说话的是兵部侍郎。

 五万人,半个月。

 听起来好像不少,但要是真吃起来,也是很快就能吃完。

 但如今赵辰出征在即,兵部再制作口粮也赶不上了。

 “传朕旨意,命大军北上沿途各县,制作口粮,以备大军取用。”皇帝思考了一阵,而后与兵部侍郎说道。

 朝会很快散去。

 赵辰马上就要出征,也不知道他要何时才能回来。

 皇帝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便与长孙皇后一起出宫去了赵辰府上。

 “辰儿,此去前线,可千万要注意安全。”长孙皇后有些担忧的看着赵辰。

 即便知道赵辰的能力,但战场上是说不准的。

 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此刻她只能再三的与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