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一百八十五章 骚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房俊见他神情,微微摇头。

 性情耿直,是个忠厚之人,亦懂得变通,不拘泥于规则,但性格略显浮躁,恐难堪大任。

 任中流跟梁仁方关系不错,便说道:“说句实在话,我都想调去莱州!”

 众人惊异,梁仁方更是不解。

 任中流看了一眼房俊,见其并未阻拦,便说道:“诸位可知,今日去民部除了要来二十万春汛拨款之外?尚有何收获?”

 不待诸人询问,任中流便兴奋的说道:“尚有二十万贯新式海船的试制拨款!”

 “嘶……”

 众人齐齐倒抽一口冷气,简直不敢置信,但看到房俊得意洋洋的神情,便知此时假不了!

 二十万贯?!

 额滴个天爷!

 虽然都是二十万贯,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春汛的二十万贯看似很多,但专款专用,一分一毫都得清清楚楚,加之刚刚商定今年还要多加兴修水利,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算来算去,也剩不下多少。

 但是另外二十万贯可完全不同!

 既然是房俊要来的所谓新式海船的试制拨款,那么顾名思义,就是由房俊一手掌控,别人根本无权过问!

 尤为重要的是,既然是新式海船的试制,那么自然就容许试制过程一定程度的浪费、损耗,甚至你搞来搞去没搞成,别人也无话可说。

 何谓试制?

 自然是容许失败的!

 房俊既然再次说起此事,那么此次试制海船的地点,必然是莱州船厂了!

 众人这时候看着梁仁方的目光,那满满的全都是羡慕嫉妒恨!

 这家伙陷害上官不成,居然还能因祸得福,这特么说出去谁信?

 不过再一想,梁仁方之所以能干出陷害上官这等事,还不是因为他生性耿直、爱惜百姓?妥妥的充满正能量啊!这样的人,上官或许很讨厌他,但是绝对相信他的办事能力!

 最起码心底无私啊!

 梁仁方整个人都傻掉了,好半晌开回过神来,一张脸迅即涨的通红,嘴唇开阖几下,没说出话来,猛地起身离席,后退几步,单膝跪地,颤声说道:“多谢房侍郎信重!某必将鞠躬尽瘁,不辜负房侍郎的信任,定然要将新式海船试制成功!”

 房俊微微一哂:“得了吧,什么新式海船,根本没影儿的事儿,本官就是拿来糊弄民部,找个借口讨要欠款编出来的……”

 梁仁方傻眼……

 郑坤常……

 任中流……

 所有人齐齐扶额无语,咱家这位上官,太不着调儿了……

 房俊微微眯眼,将众人神情一一看在眼中。

 呵呵,船当然要造,只不过不是现在,更不是那个莱州港……

 郑坤常有些担心,建议道:“若是全无动静,怕是御史那边会找麻烦,不如随便试制个几艘,新式不新式无所谓,只要能堵住别人的嘴,否则一旦被御史盯上了,可不轻松。”

 众人皆以为然。

 古代的监察制度源远流长,主要有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构成,其中御史制度是其主干内容。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李二陛下极为重视。

 唐朝的御史,相对来说是很厉害的,尤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畏权贵”。

 唐初曾经在数次战斗危险中保护过李二陛下性命的左卫将军丘行恭,就曾因“与兄争葬母”被御史弹劾受到“除名”处分;房俊的老爹房玄龄、魏徵、温彦博、李靖,也都曾因“军令无法”被御史弹劾,从而被处罚。

 所以从权力制约的角度上看,作为监察官员的御史,对于全国官员而言,都是一种有形的权力制约因素,保障了政权在朝廷纲纪和律令法典范围内正常运行。

 尽管御史制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时代,它对维护唐代的统治秩序、净化官场风气、维护小民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即便是在唐后期权臣当道、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也有御史敢于挺身而出。

 不管做官还是做人,谁敢说自己就真的两袖清风、玉洁冰清?

 是以,只要被御史盯上,那必然被挖出污点,等着倒霉吧!

 房俊却不以为意,淡然说道:“船自然是要造的,不过不是现在。”

 他看向梁仁方,郑重说道:“本官派你去莱州,并不是要你去造船。莱州作为大唐最大的船厂,最让本官看重的,是人才,是那些造船的工人!至于海船也还河船也罢,也就那样了……”

 诸人再次无语,您到底是自信还是无知呢?

 作为工部直属的船厂,莱州船厂-->>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