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两天前的丰阳船厂说起。

 “赵师傅上班啊!”

 伴随着一阵阵的招呼声,赵景富跟往常一样,背着自己有些陈旧的帆布包踏入了丰阳船厂的大门。

 作为福海集团自己培养出来的电焊工人,赵景富的履历似乎跟赫赫有名的冯晨一似乎有些相似,两人年岁相仿,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是在船厂长大的,只是冯晨一一路绝尘,踏上了高等学府的道路,最后成就了船厂工人们口中别人家孩子的荣耀。

 赵景富也是因为从小在船厂长大,他对机械比较感兴趣,整天在废料箱里掏弄废零件,然后自己组装起来,除了没有实际的作用之外,看外表倒也挺像那么一回事儿了,别看他这么手巧,就是不乐意学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讲,看到书本就头疼,最后成绩实在是不堪入目。

 他跟冯晨一两个人简直就是两个极端,船厂的老人们经常用他俩的事情来教育自家的孩子。

 他爹一看这么可不成,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文化那还了得?立即抡起棒子就把他赶回了教室。

 赵景富好不容易毕业总算没烤鸭蛋回来,只是这成绩显然也没法子更进一步了。

 他爹左思右想,让他进入了船厂技校打算学个技术,将来最起码也能够养活自己,不至于在社会上瞎混。

 赵景富也比较听话,他的打算也很明确,机床是个不错的专业,也是个很好的技术活,就是在船厂内也不算丢人。

 这个选择大家都很满意,用冯天福的话来讲,这孩子走这条路也是个法子,最起码有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技术,当初他也打算如果冯晨一高考失利的话,也让他进技校学自己的老本行钳工,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没理会冯天福的想法,直接跑了,好在有这次的英雄帖,才把他给拽回来,要不就跟风筝一样,只能远远的看着,还不敢断线。

 可是好景不长,当赵景富进入技校之后,赫然发觉自己居然不是学机床的料儿,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就好像听天书一样,没过一会儿就开始打瞌睡了,气得老师好几次都把他赶出来了。

 这一赶不要紧,赵景富站在教室门口,正好能够看到船厂的生产工地,刺眼的电火花不断闪耀,就好像是过年时候的燃烧焰火一样。

 这下子可把赵景富给吸引住了,他立即找到老师要求调换专业,死活不在机床班学了,一门心思要去焊接班。

 虽然说机床辛苦,可电焊更加的辛苦和劳累,特别是船厂的工作不仅仅是加班加点那么简单,有些焊接工作非常的艰苦,需要在狭窄的空间里蜷缩着进行焊接作业,夏天的时候能够达到六七十度,几分钟身上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

 船厂老工人都知道,打死不干焊接工,这个活儿是典型的苦脏累,想要干焊工很容易,但是想要在船厂干下去,没有两把刷子是绝对不行的,焊工可不像表面上看那么简单,需要长久吃苦的恒心才行。

 可赵景富就认准了这一条路了,就想去干焊工。

 最后家里人和老师都拗不过赵景富的脾气,答应他可以到焊接班跟班学习一阵子,当时大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到焊接班去累一下子,这小子或许就能够回心转意。

 可是谁都没想到,到了焊接班的赵景富居然迷上了焊接,只要有机会就上手摸一摸,在焊接老师看来这小子对于焊接非常有悟性,焊枪握在手中非常的平稳,只要老师演示一遍,他就能够模仿得差不多,甚至有些技巧老师只是讲解一下,他就能够表现出来。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赵景富对于焊接的理解已经超过了焊接班的其他同学,稳居第一的位置,同学们对他也特别的信服,毕竟焊接工作不是其他,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一眼就能够看出好赖,这才是真正以技术论英雄的时候。

 看到赵景富在焊接班的表现之后,家里人也知道这小子是干这个的材料,只是焊接工作实在是有些艰苦,担心他没法子坚持下来。

 赵景富此时已经表现出了对焊接的喜爱,甚至还跟着老师到船厂实习,以往那个调皮捣蛋的赵景富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赵景富。

 在技校老师的教导下,在船厂老师傅的传帮下,赵景富的焊接技术快速提升,无论是普通的电弧焊还是氩弧焊,无论是宽板焊接还是异形构造,在他的手中都不在话下。

 不过随着他焊接技术的提升,赵景富也感觉到自身知识的匮乏,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无论是干什么工种,知识还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有些新型的焊接材料,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否则非常容易造成焊接事故。

 家里人很惊奇地看到,原本用棒子都赶不进去教室的赵景富,居然在下班后没有去休闲打游戏,而是钻进了船厂的图书馆,四处寻找关于焊接的图书,研究最新的焊接方法。

 甚至还看起了英文版的书籍,只是他的水平实在有些太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