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随着新的军制宣读完后,文官们是集体沉默不语,各镇总兵们则是暗暗盘算得失。

 四位大将军和五军的其他高级将领却不怎么意外,因为这阵子各军都已经按照新的编制,完成了整编,所缺的只是装备罢了。

 唯独定国公和一众勋贵个个失魂落魄,连五军都督府都被裁了,新的大都督府又没有他们的位置,今后难道他们就真的只能去做生意?

 对于大都督府空缺的右都督,定国公是很有想法的,奈何陛下不认命,他总不能毛遂自荐吧!

 同样其他四位大将军对这一职位都非常的眼馋,吴三桂更是暗自握住了拳头,这个右都督他势在必得。

 何况,除了他吴三桂,谁还有资格和贵妃娘娘平起平坐?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大都督府的权力绝对要超过明初时的五军都督府。

 陛下虽然自任大都督,但陛下不可能真的亲自来管事,具体军务肯定还得由左右都督负责。

 这简直就是军中的第一和第二人,而且还不用受文官的制约,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权责之重,可想而知。

 不过若众人知道,十年之内皇帝都不打算任命右都督,不知会做何感想。

 若非红娘子是自己的女人,朱慈烺同样会让左都督也空缺,不会任命。

 只有等到讲武堂的学员彻底遍布全军,五大军监全部完善,他才会任命左右都督,负责日常军政事务。

 那个时候两人哪怕权力再大,也会如文官中的首辅次辅一般,随时可以被皇帝轻松罢免撤职。

 而各军的军团长,各镇的总兵官们,甚至包括将来各都司的都指挥使们,同样一纸君命,便能让他们回家养老,或下狱问罪。

 因为那时,所有的军人都会只忠于民族,忠于皇帝,而非忠于各自的将领,也不会有私兵的存在。

 紧接着,太监又开始宣读新的军衔制度,和新的军法军纪,以及军队的职权问题,相关条例等。

 今后军队将领不再有品级,而是被军衔取代,军衔共四等十四级,由高到低分别是,大元帅,大将军,上将军,中将军,少将军,上校尉,中校尉,少校尉,上士,下士,左卒,右卒,老兵,新兵。

 其中大元帅为皇帝专属军衔,不会授予其他人,左右都督分别授予大将军衔,同时大将军还会被赐予一个专属封号,也是武将能获得最高的军衔和荣誉了。

 各军军团长授予上将军衔,但由于如今四军军团长都早已被册封为大将军,所以也只能破例授予他们大将军衔,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各镇总兵官授予中将军衔,各营统领授予少将军衔,标总授予上校尉,队总授予中校尉,旗总授予少校尉,什长授予上下士,伍长授予左右卒,普通士兵授予新老兵军衔。

 而新的军法军纪也很简单,军法只有七条,军纪倒是有几十条。

 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士,目前还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相关职权也要重叠。

 三千学员,其中二十名表现优秀的军官,被授予了上校尉军衔,一百多名被授予了中校尉,剩下的全部被授予了少校尉。

 二十多名上校尉,将会担任各军各镇的军政官,负责士兵的日常训练和忠君爱国教育,以及监督军法军纪。

 军饷粮草等后勤,同样由御马监派出的太监负责,各军将领则负责统军和人事。

 各镇暂时都只会派遣一名上校尉和十名中校尉,少校尉,主要还是帮助各镇尽快整编,其他方面暂时也管不过来。

 但是五军中各营,各标都会派遣一名中校尉,各队派遣一名少校尉担任教导官。

 这样基本上一个队240人,就能有一名学员,完全可以负责他们的日常训练,并监督新的军法军纪和思想教育。

 所以当太监宣读完后,四位大将军和五军将领心中都是暗暗心惊。

 以前是粮草军饷装备被太监掌控,如今日常的训练和军法又被皇帝的这些弟子掌控,这样一来今后皇帝就真的彻底直接掌控了五军。

 各镇总兵心惊的同时也松了口气,比起五军,他们的影响倒是不大,区区十几名学员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多也就表面上监督一下,和那些派往各镇的太监差不多,手中的兵马依然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但大家也不傻,知道照这般下去,他们失去对军队的掌控也是迟早的事。

 朱慈烺将众将的表情都看在眼中,也理解他们的心态,毕竟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兵权交出去的。

 所以打算给个安慰奖,于是缓缓说道:“从今日起,讲武堂正式更名为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招收第一批幼年班学员。

 名额暂定一百,要求年纪八至十岁,大将军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